引流管通畅

作品数:25被引量:2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张晓芹李玉英李桂清李先强吴新花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德州市人民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滨州市立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解放军医药杂志》《中国医疗前沿(学术版)》《中华医药学杂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谈保持头部引流管通畅在术后护理的重要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2年第5期116-118,共3页劳启丽 
研究保持头部引流管通畅在术后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医学科重症监护室2021年7月-2022年3月纳入的38例术后接受引流的患者,统计并整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开展术后护理,并在护理期间保持头部引流管通畅,统计所有患者术后...
关键词:头部引流管 术后护理 管道护理 颅内压 
中西医结合治疗鲍曼不动杆菌致顽固性颅内感染1例被引量:3
《中西医结合研究》2013年第1期55-56,共2页李先强 
1病例资料患者,于某某,男,56岁,因"头部外伤后右耳流液、发热16d"入院。患者入院前16d有头部外伤史,行颅脑CT示:"双侧额叶脑挫裂伤,左侧多发颅面骨骨折并双侧筛窦、蝶窦积液",并在当地行脑室外引流术。患者入院时昏睡状态,发热,右...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 鲍曼不动杆菌 颅内感染 双侧额叶脑挫裂伤 顽固性 脑室外引流术 颅面骨骨折 引流管通畅 
3M胶带在外科手术后留置引流管中的应用被引量:11
《全科护理》2013年第1期89-89,共1页张晓芹 
外科手术后病人常留置较多的引流管,如腹腔引流管、胸腔闲式引流管、造瘘管、T管、盆腔引流管、肛管、导尿管等。保证各引流管的妥善固定及引流管通畅是手术成功、病人康复的重要环节。目前,我院大多数科室采用胸腹带加压固定和仅在...
关键词:留置引流管 外科手术后 3M胶带 医用缝合线 应用 腹腔引流管 引流管通畅 引流管脱出 
胸腔闭式引流在创伤性血气胸治疗中的观察与护理被引量:2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年第12期129-130,共2页杨琰 
创伤性胸外伤合并血气胸患者最基本的治疗方法是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将胸膜腔的气体及液体排出,预防其反流,重建胸腔内负压,使肺组织复张。在护理过程中重点加强对引流管的护理,对患者进行细致的观察,确保胸腔闭式引流的安全、有效,使患...
关键词:闭式引流 无菌 引流管通畅 肺组织复张 
改良固定颈部引流管防打折的小诀窍
《医学信息(医药版)》2010年第10期63-63,共1页于新馨 
颈部术后妥善固定各种弓l流管是确保引流管通畅及避免受压、扭曲、脱落的有效措施,传统的固定方法是先将引出体腔外的引流管用胶布或用缝线固定在皮肤上,然后用别针将引流管固定于床单上,有时还把引流袋用系带或挂钩固定于一侧床沿...
关键词:引流管通畅 颈部术后 打折 改良 引流管脱出 缝线固定 固定方法 变换体位 
引流管改良固定法的优点被引量:1
《中国医疗前沿(学术版)》2008年第9期105-105,共1页雷献云 吴新花 
术后妥善固定各条引流管是确保引流管通畅及避免受压、扭曲、脱落的有效措施,传统的固定方法是先将引出体腔外的引流管用胶布或用缝线固定在皮肤上,然后用别针将引流管固定于床单上,有时还把引流袋用系带或挂钩固定于一侧床沿下,
关键词:引流管通畅 改良固定法 缝线固定 固定方法 引流袋 
双侧自发性气胸1例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年第17期2176-2176,共1页乌志文 
关键词:双侧自发性气胸 左侧自发性气胸 慢性支气管炎 胸腔闭式引流 呼吸困难 引流管通畅 体格检查 解痉治疗 
创伤性主支气管断裂CT诊断一例
《临床放射学杂志》2008年第6期856-856,共1页袁涛 全冠民 
关键词:创伤性主支气管断裂 CT诊断 胸腔闭式引流 引流管通畅 肺呼吸音 锁骨中线 平静呼吸 急性病 
紫外线空气消毒致病人呼吸抑制1例剖析
《中国保健》2008年第5期166-166,共1页罗立峰 
2007年,我科抢救了1例因在病房内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时,致其中枢性呼吸抑制病人,由于抢救及时,病人生命得到挽救。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病人男,75岁,于2007年3月8日23:30时入院,经诊断为左侧液气胸,立即行引流术,引流管通畅。
关键词:紫外线空气消毒 呼吸抑制 致病 引流管通畅 抑制病 中枢性 液气胸 引流术 
膀胱冲洗方法的改进
《航空航天医药》2006年第3期171-171,共1页杨福琴 刘颂 李玮 
关键词:膀胱冲洗方法 导尿病人 引流管通畅 临床工作 尿管堵塞 防止感染 导尿管口 心理负担 护理人员 沉淀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