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衣诗

作品数:29被引量:1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岑玲张晚霞牛继清刘新静朱大银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遵义师范学院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文史杂志》《文学遗产》《文史知识》《许昌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史知识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明月下的思念与乡愁
《文史知识》2017年第10期23-29,共7页赵长征 
月亮,是中国古代诗人们吟哦最多的意象。其意蕴之丰富、表达之多样、词句之精彩,在诸多意象中可谓是首屈一指的。人们在月亮中寄托了种种不同的情感,而其中最典型、最核心、分量最重者,莫过于思乡怀人。本文就尝试探索这一母题产生、发...
关键词:怀人 中国古代诗人 母题 尝试探索 汉乐府民歌 张若虚 汤惠休 捣衣诗 《杂诗》 江中望月 
再谈捣衣被引量:1
《文史知识》2000年第12期51-56,共6页丰家骅 
我国古代许多诗人都写过捣衣诗。汉乐府中有无名氏的《捣衣曲》,六朝诗中有曹毗、谢惠连、萧衍、王僧孺、柳恽、温子昇等的《捣衣》诗,唐诗中有王湾、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
关键词:捣衣诗 无名氏 孟郊 汉乐府 杜甫 诗人 白居易 萧衍 六朝 古代 
内在孤寂心绪的默观与审美——李煜小词《捣练子令》赏析
《文史知识》1989年第8期22-24,共3页杨栋 
'捣练子'既是词牌,又是这首小词的题目。练是一种白丝熟绢,须用木杵在砧石上捶击而成;令指小令,是短歌的意思。作者在这首仅有二十七个字的小令中,着力表现秋夜捣练声给一个因孤独苦闷而彻夜难眠者带来的内心感受,含而不露地传达了一种...
关键词:捣练子 熟绢 含而不露 练声 情绪气氛 砧石 秋夜 征妇怨 抒情主人公 捣衣诗 
李白《子夜吴歌》(其三)赏析
《文史知识》1988年第5期29-32,共4页林东海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吴歌出自江南,东晋南迁,更为流行。《子夜歌》是吴声歌曲的一种。《旧唐书·乐志》载:'《子夜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足见此曲本是...
关键词:吴歌 长安一片月 吴声歌 捣衣诗 玉关 边塞诗 旧唐书 曲本 胡虏 意象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