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避难

作品数:910被引量:1447H指数:2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程佳佳钱洪伟洪婷婷高玉坤杨国宾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地震局北京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城市与减灾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洪涝灾害下村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研究——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
《城市与减灾》2024年第6期8-13,共6页王志涛 赵文博 郭小东 朱孟华 
引言全球气候变化使得极端灾害发生得越来越频繁,对人类造成了极大的损失。目前洪涝灾害是我国发生最为频繁、造成损失最为严重的灾害之一。2023年由于台风“杜苏芮”残余环流的影响,京津冀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北京市门头沟区...
关键词:房屋建设 洪涝灾害 防灾抗灾能力 下村镇 基础设施建设 灾后救援 灾害损失 自然环境 
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城市与减灾》2023年第5期6-12,共7页郑佳欣 王玲 田兵伟 梁蕊 吴元飞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软科学项目)“四川省‘十四五’城乡人居环境发展战略研究”(2021JDR010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喜马拉雅边境口岸自然灾害韧性治理研究团队”(20827041F4006)联合资助。
引言。随着气候变化加剧,自然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多重叠加给城市带来的风险和影响越发明显。据全球灾害数据平台监测,2022年全球自然灾害共造成2.6亿人受影响,而我国是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重特大灾害事故的发生将严重威胁到人民...
关键词:公共安全事件 应急避难场所 城市公共安全 数据平台 生命财产安全 自然灾害 应急过程 庇护所 
深圳市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应对防疫防汛的措施探讨
《城市与减灾》2022年第6期21-24,共4页陈珑凯 
引言室内应急避难场所,是为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经政府规划、建设或对某些建筑物改造后,具有一定的应急避难生活服务设施,可供群众紧急疏散和临时生活安置的室内安全场所,是城市防灾减灾救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深圳市已建成应急避...
关键词:应急避难场所 紧急疏散 生活服务设施 建筑物改造 生活安置 突发事件 室内安全 措施探讨 
浅析老龄化背景下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应对及韧性提升被引量:1
《城市与减灾》2022年第5期44-48,共5页李文静 
引言无论是地震、暴雨、洪涝、飓风等自然灾害,还是目前仍未平息的新冠肺炎疫情,面临灾害时,老年人常常更容易受到伤害。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行动能力弱、获取防灾资源能力有限,脆弱性加剧,导致在各类灾害事件中老年人的直接和间接伤亡...
关键词:城市防灾减灾 人口基数大 灾害事件 老龄化社会 老年人口规模 自然灾害 老龄化背景 应急避难场所规划 
国外应急避难场所对我国避难场所建设的启示被引量:2
《城市与减灾》2020年第3期29-33,共5页张海鹏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大数据背景下天津城市灾害风险防治对策研究”(TJGLQN17-004)资助。
引言目前,全球老龄人口的年均增长速度为2.4%,而我国的增长速度已达到3%,截至2018年年末,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了16605万人,老龄化达到了11.8%,我国的老龄化问题愈发严峻。此外,我国现有残疾人大约8500万,在以往发生的灾害中,由于老...
关键词:应急避难场所 自救能力 弱势群体 增长速度 老龄化问题 残疾人 受灾情况 老龄人口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布局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被引量:4
《城市与减灾》2019年第2期23-28,共6页王培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61092)资助
引言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且灾害多发的国家,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各类人为灾害都较为频繁,这些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已经有5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尽管城市建筑及设施较乡村更为坚固,...
关键词:人员伤亡 损失 灾害 地震 城市 遭遇 
关于推进城市室内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的思考——写在汶川8.0级地震十周年之际被引量:3
《城市与减灾》2018年第3期36-39,共4页宋立军 
引言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汶川8.0级特大地震,震中烈度达到Ⅺ度,灾区面积达50万平方千米,主要涉及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37个县(市、区),共4667个乡(镇)、48810个村(社区)。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
关键词:特大地震 应急避难场所 汶川 规划 室内 城市 直接经济损失 中国地震局 
汶川灾后重建规划工作的启示被引量:1
《城市与减灾》2017年第3期8-13,共6页李迅 许阳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涉及四川省六个地级市,受灾面积达到50万平方千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和对城乡建设的破坏超出一般预料,举世震惊、全国哀悼。2008年5月20日,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组织中国城市规划设计...
关键词:重建规划 汶川 举世震惊 后城镇 城乡建设 城乡规划设计 城市防灾 防灾减灾体系 应急避难场所 城市综合防灾 
应急避难场所的运行管理被引量:3
《城市与减灾》2017年第2期27-31,共5页杨国宾 董赟 
应急避难场所及其配套设施建设是安置灾民,避免大灾之后灾民身心受到二次伤害的一项重要工作。但要保证灾后应急避难场所快速、有序地安置灾民、安定民心、稳定社会,仅仅建设应急避难场所是远远不够的,还须根据我国国情,建立起一套...
关键词:应急避难场所 管理制度 运行 配套设施建设 灾民 安置 灾后 有序 
北京市朝阳区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全图被引量:1
《城市与减灾》2016年第6期F0002-F0002,I0001,共2页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位于北京中轴路东西两侧,北临奥林匹克公园和中华民族园,西起健德桥,东至太阳宫乡惠忠庵村,全长4.8千米,公园总占地面积60多万平方米,减去河道及坡地等占用面积,
关键词: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遗址公园 北京市 城垣 朝阳区 全图 奥林匹克公园 占地面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