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网络接口

作品数:74被引量:2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相关作者:杨素林何志群王玉祥孙大伟侯韶华更多>>
相关机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光纤接入网规划综述
《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3年第9期96-96,共1页樊剑 
一、强入网定位和发展趋势 电信网可分为3大部分:核心网、城域网/本地网、接入网和用户驻地网(可选)。接入网(AN)由业务节点接口(SNI)和相关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如线路设施和传输设施)组成,是为传送电...
关键词:接入网规划 综述 光纤 用户网络接口 业务节点接口 管理接口 用户驻地网 发展趋势 
固定无线接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河南科技》2011年第1X期38-38,共1页靳新春 
竞争的要求以及用户需求的变化,导致接入方式的选择正在成为整个电信市场发展的焦点。固定接入方式是较为传统的接入方式,而无线接入方式,将给电信运营商带来一种面向未来的宽带综合接入手段。
关键词:固定无线接入 无线接入方式 接入手段 频率复用 传送实体 蜂窝网络 网络覆盖范围 用户网络接口 网络成本 移动通信系统 
基于城域以太网的UNI接口技术
《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09年第4期115-115,共1页郑翔洲 赵攀 
文章总结了MEN用户网络接口的特点,并对UNI参考点和UNI参考模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城域以太网 用户网络接口 UNI 
基于SDH的ASON中用户网络接口的研究和设计被引量:1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6期76-80,共5页孙大伟 侯韶华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K20061505004)资助项目
ASON(自动交换光网络)是光传输网的一个趋势,而UNI(用户网络接口)是实现光网智能的重要标志。现有光网络绝大部分是SDH(同步数字体系)网络,实现基于SDH的ASON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文中基于OIF UNI1.0描述了基于SDH的ASON中的自动发现、...
关键词:SDH 自动交换光网络 用户网络接口 
基于重叠模型的UNI信令研究
《通信技术》2007年第11期265-266,269,共3页王祥浩 侯韶华 
采用RSVP-TE信令协议,对重叠网络模型中的UNI信令进行了研究,并对它作了简单的分析,最后在重叠模型的基础上简要描述了通过UNI接口利用RSVP-TE如何实现客户端与网络端之间路径的建立与删除。
关键词:用户网络接口(UNI) 基于流量工程的资源预留协议(RSVP-TE) 重叠模型 
电信城域以太网业务:概念、模型和结构
《电信科学》2007年第10期45-48,共4页唐哲红 马钰璐 冯明 柴平瑄 
本文首先介绍了电信级以太网承载业务的特点,然后分析了城域以太网论坛定义的MEN模型,介绍了城域以太网的业务类型,并对其中的业务属性和参数的定义进行了全面描述。
关键词:电信城域以太网业务 以太网虚连接 用户网络接口 
用户驻地网
《世界宽带网络》2007年第10期53-54,56,共3页吴志美 
用户驻地网的概念源于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兴起的宽带业务。用户驻地网指的是用户网络接口到用户终端之间的所有相关设施,从管理的角度看用户网络接口是公众运营商与用户所在地网络经营者的分界点,驻地网内的设施除了线路与传输系统外...
关键词:用户驻地网 用户网络接口 网络管理 宽带业务 用户终端 传输系统 安全认证 中后期 
ASON技术讲座 第2讲 基于SDH的ASON网络测试技术
《中国新通信》2007年第11期73-77,共5页徐云斌 张海懿 
国家863项目专项课题;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90604031)资助
本文主要针对基于SDH的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依据ASON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各种网络技术的划分,对ASON网络的测试技术进行了介绍。重点阐述ASON网络测试中的难点以及目前测试方法不成熟的内容。
关键词: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 用户网络接口(UNI) 外部网络-网络接口(E—NNI) 信令通信网络(SCN) 虚拟专用网络(VPN) 测试方法 
浅谈光纤接入网技术的发展现状被引量:1
《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年第4期2-2,共1页潘华伟 
1、光纤接入网的基本构成光纤接入网(OAN),是指用光纤作为主要的传输媒质,实现接入网的信息传送功能。通过光线路终端(OLT)与业务节点相连,通过光网络单元(ONU)与用户连接。光纤接入网包括远端设备——光网络单元和局端设备——光线路终...
关键词:光纤接入网 接入网技术 光网络单元 光接入网 光线路终端 星形结构 接入设备 用户网络接口 网络拓扑结构 多种形式 
自动交换光网络中的用户网络接口技术
《电信技术》2007年第1期110-113,共4页杨爱霞 吴振宁 孙大伟 
介绍了OIF的UNI和IETF的GMPLS UNI的功能和最新进展,并对它们的功能进行了比较;详细地分析了OIF UNI的局限性和复杂性。
关键词:自动交换光网络 用户网络接口 光域服务互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