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早籼稻

作品数:64被引量:16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王侯聪邱思密陈如铭方亚顺黄育民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福建省种子总站江西农业大学上虞市粮食局更多>>
相关期刊:《农技服务》《作物学报》《广西粮食经济》《福建农业》更多>>
相关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福建省星火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优质早籼稻中组100超高产特征特性分析及关键栽培技术
《中国稻米》2025年第2期102-104,共3页许剑锋 纪国成 应伟杰 陈叶平 梁燕 龚俊 秦叶波 
常规早籼稻品种中组100具有株型优良、分蘖力较强、结实率高、抗病性强、丰产性好等特点。2024年该品种在江山创造了单产11.32 t/hm^(2)的浙江早稻攻关田历史纪录,比2016年中早39在诸暨创造的攻关田最高产量纪录(11.22 t/hm^(2))高0.10 ...
关键词:早籼稻 中组100 高产栽培技术 
精准条播育秧机插下侧深施肥对优质早籼稻产量、品质形成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作物学报》2024年第12期3096-3106,共11页江达仁 熊若愚 吴家青 毛付琴 冯俊杰 陶磊 谢小兵 潘晓华 曾勇军 王亚梁 曾研华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D23013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272212);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2ACB205011,20202ACBL215004);江西农业大学年轻科研创新团队(JXAUCXTD004)资助。
水稻作为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通过高效栽培技术增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侧深施肥和精准条播育秧技术是提高水稻机械化高效种植的关键措施。明确精准条播育秧机插下侧深施肥对水稻产量形成、稻米品质及氮素吸收的影响,以期为南...
关键词:机械化插秧 侧深施肥 精准条播育秧 早籼稻 产量 氮素吸收 
优质早籼稻育种现状与对策被引量:4
《浙江农业科学》2018年第4期545-547,549,共4页谭陈菊 雷雪芳 张超 杨茗 谢华炎 陈文洪 崔伏生 
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协同创新项目(JXXTCX2015001-002)
从稻米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以及常规早籼稻选育等方面对优质早籼稻育种进行了分析,认为长粒型、中等偏低直链淀粉含量、高胶稠度、低垩白度的常规优质早籼稻选育,对解决当前早籼稻生产中高产与优质、早熟的矛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早籼稻 选育 优质 外观品质 蒸煮食味 
湖南稻南价格小幅上涨 生猪价格持续下滑--2014年12月湖南价格指数点评
《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年第1期117-117,共1页
中、晚籼稻价格小幅上涨大米批发均价持平据湖南稻谷成本价格发布平台监测统计,2014年12月份,全省稻谷综合收购价格比上月(环比)下降0.03%,比上年同期(同比)上涨2.25%,比2010年1月(定比)上涨34.01%。大米综合批发价格比上月持平,...
关键词:价格指数 湖南省 稻谷 生猪价格 优质早籼稻 收购价格 监测统计 2010年 
优质早籼稻佳辐占在石狮市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福建稻麦科技》2014年第1期34-35,共2页李培德 
佳辐占是厦门大学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室育成的优质早籼水稻品种,于2003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佳辐占在石狮市种植表现丰产、稳产、米质优、抗性强,介绍了佳辐占在石狮市试种及示范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关键词:佳辐占 优质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优质早籼稻品种(系)比较试验总结被引量:1
《农技服务》2014年第1期52-53,共2页张文灿 周兵 吴周 徐旗升 叶康健 
庐江县耕地面积109万亩,其中水田99.4万亩,是以水稻生产为主的粮食主产县。经统计,全县常年粮食种植面积210万亩左右,其中水稻面积165万亩,占80%左右,尤其双季稻生产一直位于全省前列,面积保持在120万亩左右,其中早稻面积占...
关键词:优质早籼稻 品种(系) 试验总结 耕地面积 水稻生产 粮食主产 种植面积 生育特征 
优质早籼稻佳早1号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农技服务》2013年第7期669-,共1页杨恒明 
佳早1号是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用佳辐占与外引8号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早籼常规稻品种,表现产量较高,农艺性状优良,适应性较广,熟期转色好,米质优等特点,200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总结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关键词:优质早籼稻 佳早1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优质早籼稻佳早1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种子世界》2012年第2期45-45,共1页杨卓飞 
福建省星火计划项目资助(2009S01010243)
佳早1号是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用佳辐占与外引8号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早籼稻品种,表现产量较高,农艺性状优良,适应性较广,熟期转色好,米质优等特点,200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产量该品种2004年参加早籼优质组区试,平...
关键词:优质早籼稻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早籼稻品种 技术 栽培 特性 特征 生命科学学院 
优质早籼稻“湘早籼42号”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湖南农业科学(下半月)》2012年第1期24-24,28,共2页张世辉 赵正洪 周斌 程小英 
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07NK2001);国家科技部项目(03EFN214300185)
为推广优质食用早籼品种"湘早籼42号",于2004~2005年在湖南省进行了区试试验。根据区试试验结果,总结了湘早籼42号的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并针对该品种的特性提出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广大农户参考。
关键词:湘早籼42号 农艺性状 产量 高产栽培技术 
优质早籼稻佳早1号高产栽培技术
《种子科技》2012年第2期41-42,共2页杨卓飞 
福建省星火计划项目资助(2009S01010243)
佳早1号是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用佳辐占与外引8号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早籼稻品种,表现产量较高,农艺性状优良,适应性较广,熟期转色好,米质优等特点,200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优质早籼稻 高产栽培技术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生命科学学院 早籼稻品种 杂交选育 厦门大学 农艺性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