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地球化学

作品数:79被引量:598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王铁冠张枝焕常象春李美俊张居和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长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准噶尔盆地玛湖斜坡八道湾组低含油饱和度油藏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
《特种油气藏》2024年第1期31-38,共8页徐伯东 邹贤利 吴新豫 赵文苹 王爱霞 许涛 赵晓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页岩油分子指纹库研究”(2023D01A20)。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斜坡中浅层发现了侏罗系八道湾组低含油饱和度油藏,但是老井试油后产量不一,油藏“甜点”识别困难。为此,利用油气地球化学参数,对八道湾组油藏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八道湾组低含油饱和度油藏原油的生物...
关键词:生物标志化合物 低含油饱和度油藏 色层效应 原油成因 八道湾组 玛湖凹陷 
珠江口盆地陆丰15披覆构造带油藏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被引量:1
《海洋地质前沿》2023年第7期47-57,共11页郑仰帝 彭光荣 朱俊章 肖张波 龙祖烈 杨兴业 张小龙 
中海油科研项目“陆丰13洼陡坡带构造-沉积响应及油气成藏规律研究”(SCKY-2023-SZ-06)。
珠江口盆地陆丰15披覆构造带南、北部分别与陆丰22洼、陆丰15洼毗邻,常规的油源对比指标无法确定构造带上S2-1和S5-1油藏的油源,2个洼陷都有可能向其供烃。为揭示原油的成因来源,对该地区原油及烃源岩开展了生物标志物、碳同位素及含氮...
关键词:油源 C_(24)四环萜烷 碳同位素 含氮化合物 陆丰15披覆构造带 珠江口盆地 
涠西南凹陷A洼及周缘含油构造油藏地球化学性质及成藏特征被引量:3
《石油科学通报》2022年第2期155-173,共19页满勇 魏琳 邓勇 李文龙 胡德胜 马潇潇 尹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基本科研业务费(35832019035);中海油南海西部油田上产2000万方关键技术研究“南海西部在生产油气田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CNOOC-KJ 135 ZDXM 38 ZJ)资助。
通过对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A洼及其周缘区域不同井典型原油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将原油划分为3类:Ⅰ类原油为重质油,碳同位素轻,4-甲基甾烷丰度低,成熟度低;ⅡI类原油为轻质油,碳同位素重,4-甲基甾烷丰度高,成熟度高;Ⅱ类原油...
关键词:涠西南凹陷 油藏地球化学 生物标志化合物 油源对比 运移成藏 供烃组合 
高温高压油藏井壁沉淀物成因研究——以准噶尔盆地高探1井为例被引量:4
《石油实验地质》2020年第6期965-971,共7页李二庭 蒋宜勤 林莉莉 迪丽达尔·肉孜 谢礼科 周妮 安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7D04023)资助。
油气藏开采过程中出现的井壁沉淀物会产生一系列地质和工程问题。以中国陆上油气勘探最近取得重大突破的准噶尔盆地南缘高探1井为例,针对高温高压条件下原油开采过程中井壁出现的大量黑色固体不溶沉淀物,通过对该沉淀物进行系统的岩石...
关键词:井壁沉淀物 轻质油 油藏地球化学 高温高压 高探1井 准噶尔盆地 
用地球化学指纹技术研究碳酸盐岩储层井间连通性被引量:1
《化工设计通讯》2019年第11期127-127,134,共2页李洁 戴鸿鸣 
在碳酸盐岩缝洞体划分的基础上,将原油全烃气相色谱指纹技术运用于对哈拉哈塘油田哈6区块哈601缝洞系统储层连通性综合研究,对比各原油样品的指纹色谱的异同点,确定了取样井相应的连通关系,有效指导了油田后续开发方案部署。
关键词:气相色谱指纹技术 聚类分析 油藏流体连通性 哈拉哈塘油田 油藏地球化学 
水驱对原油饱和烃馏分影响的分子地球化学表征
《沉积学报》2018年第1期206-214,共9页常象春 梁吉学 崔晶 王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2139;41772120);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JQ201311)~~
利用GC、GC/MS分析技术,对水驱开发的曲9油藏进行了原油饱和烃馏分的动态变化对比。研究表明,随着水驱推进,在9个多月的动态监测中,原油饱和烃馏份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逐渐升高的有饱和烃相对含量、C_(15)-RD/C_(15)-D、C_(15)8β(H)-...
关键词:注水开发 饱和烃馏份 油藏地球化学 次生蚀变 
水驱原油组分蚀变的地球化学响应及控制因素被引量:3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7年第6期807-825,共19页常象春 孙婷婷 王悦 王涛 崔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2120);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JQ201311);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鳌山科技创新计划项目(2016ASKJ13)
注水开发是常用的提高采收率技术,水驱油过程中注入水、原油、储层矿物的长期接触,以及油-水-岩相互作用引起的原油组分蚀变,成为油藏地球化学研究的热点。结合实验室物理模拟和实例监测研究,总结了水驱原油物性、族组成、饱和烃生物标...
关键词:油藏地球化学 水驱油 水洗作用 生物降解作用 储层润湿性 色层效应 组分蚀变 控制因素 
甲基二苯并噻吩的吸附性及油藏充注途径示踪机理之Connolly分子表面计算证明被引量:5
《地球化学》2017年第4期367-372,共6页杨禄 李美俊 刘晓强 蒋维东 杨程宇 赖洪飞 亢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2158);油气资源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PRP/indep-2-1302);油气资源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PRP/open-1503)
"地色层效应"是石油运移方向和充注途径示踪的理论基础,其中液-液色谱效应是可能的主要地色层效应之一。输导层中的石油相当于液态流动相,岩石矿物吸附水和束缚水相当于液态固定相。由于石油中不同结构的甲基二苯并噻吩异构体分子与输...
关键词:二苯并噻吩 油藏地球化学 地色层分馏效应 Connolly分子表面 吸附水 束缚水 
华庆地区长8原油含氮化合物及运移研究被引量:4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7年第4期838-845,858,共9页付金华 段明辰 段毅 罗安湘 邓秀芹 吴应忠 谈健康 吴宝祥 徐丽 张晓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2125,41472121)
为了认识华庆地区长8油层组原油成藏过程,首次应用含氮化合物组成,结合该油层组剩余压力和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了原油充注点和运移方向、原油充注的动力特征、期次和时间,认为华庆地区长8油层组原油中咔唑类化合物的运移分馏效应显著,...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 华庆地区 含氮化合物 油气运移 油藏地球化学 
注水开发过程中原油的生物降解与水洗作用被引量:3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7年第3期617-625,共9页常象春 赵万春 徐佑德 王涛 崔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2139);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JQ201311);山东科技大学科技计划项目(2015TDJH101)
注水开发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常用方法。为了探索注水开发过程中原油遭受的次生蚀变作用和组分变化规律,对典型注水开发的济阳坳陷曲堤油田曲9油藏进行了动态跟踪和地球化学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注水开发过程的推进,原油族组成中...
关键词:注水开发 水洗作用 生物降解 次生变化 原油 油藏地球化学 曲堤油田 济阳坳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