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运移通道

作品数:45被引量:861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查明庞雄奇曲江秀吕延防李素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相关期刊:《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地球物理学进展》《Acta Geochimica》《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倾角导向体控制的气烟囱识别技术及其在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中的应用被引量:12
《现代地质》2013年第1期223-230,共8页杨瑞召 李洋 庞海玲 赵争光 文小龙 邵建欣 孙玉凤 李聪聪 王少卿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9CB724601);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9AA09A202-02)
在调研了国内外气烟囱研究成果与思路的基础上,通过全新的地震解决方案——OpendTect平台提供的基于属性多层感知器(MLP)的人工神经网络(ANN)的方法预测气烟囱的发生概率体,并利用倾角导向体对算法进行改进,提出倾角控制下的地震气烟囱...
关键词:气烟囱 倾角控制 多层感知器 人工神经网络 油气运移通道 断层封闭性 成藏模式 
塔中北斜坡中部走滑断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被引量:18
《新疆石油地质》2011年第4期342-344,共3页张艳萍 杨海军 吕修祥 刘虎 韩剑发 高妍芳 于红枫 
国家973项目(2005CB422108);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2092);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项目(041007040003)
系统分析了塔中北斜坡走滑断裂构造特征,研究了走滑断裂的形成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自奥陶纪以来,塔中北斜坡中部走滑断裂活动主要有5期。走滑断裂的形成和演化影响着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岩溶储集层纵向发育深度范围及...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 塔中地区 走滑断裂 碳酸盐岩 储集层改造 油气运移通道 
呼和湖凹陷断裂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被引量:6
《地质科学》2010年第4期1180-1190,共11页胡寿梅 卢双舫 李军辉 刘秋宏 陈学海 
国家973项目(编号:2009CB219306);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编号:NCET-04-0345)资助
断裂的形成演化过程对油气的运聚成藏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系统分析了呼和湖凹陷断裂特征、断裂演化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研究表明,呼和湖凹陷以T_(22)和T_(04)反射层为界,划分为3套构造层,分别为下部伸展断陷构造层、中部断坳构造层...
关键词:呼和湖凹陷 断裂特征 断裂演化 油气运移通道 油气富集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多边形断层的发现及其油气意义被引量:52
《石油学报》2009年第1期22-26,32,共6页吴时国 孙启良 吴拓宇 袁圣强 马玉波 姚根顺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07CB41170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KZCX2-YW-203);山东省泰山学者建设工程基金联合资助
在高精度的三维地震资料基础上,利用层拉平和相干切片技术,在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首次发现多边形断层。多边形断层是一种非构造成因的断距微小的张性断层。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的多边形断层长度为150~1500m,间距为150~3000m,断距为10~40m...
关键词:琼东南盆地 深水区 多边形断层 油气运移通道 油气成藏 
渤中坳陷断裂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的控制被引量:95
《石油学报》2008年第5期669-675,共7页孙永河 漆家福 吕延防 韩华君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01CB209104)"高效大气田形成机理及分布研究"资助
系统分析了渤中坳陷断裂构造特征,研究了断裂的形成演化对油气成藏条件的控制作用。渤中坳陷发育4种类型的断裂,即早期伸展断裂、中期走滑伸展断裂、晚期走滑断裂和长期活动断裂。断裂活动主要有3期:①沙三段沉积时期主要形成NNE向、NE...
关键词:渤中坳陷 断裂构造 断裂演化 油气聚集 烃源岩分布 油气运移通道 
不整合面的结构与油气聚集被引量:194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7年第2期142-149,201,共9页何登发 
国家"973"项目"中国西部典型叠合盆地油气成藏机制与分布规律"01课题(2006CB202301)
以准噶尔盆地白垩系底部不整合面为例,剖析了不整合面的结构特征。若不整合面之上无风化黏土层而为砂岩,不整合面多为流体输导体;发育风化黏土层时不整合面多形成圈闭。不整合面、断层和输导体构成优势运移网络,在断陷盆地表现为“近源...
关键词:不整合面 结构 油气运移通道 圈闭机制 油气成藏模式 油气分布 
一种有效追踪油气运移轨迹的新方法——断面优势运移通道的提出及其应用被引量:58
《地质论评》2005年第2期156-162,共7页罗群 庞雄奇 姜振学 
国家 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 (编号 619990 43 3 1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编号 PX0 60 696)资助的成果。
作为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 ,断裂的不同部位对油气的输导能力具有很强的不均一性 ,从而造成沿油源断裂分布的油气圈闭具有明显的油气差异聚集结果。断面优势运移通道的提出改变了以往人们认为开启的断裂都是油气运移通道的错误观念 ,强调...
关键词:优势 断面 柴达木盆地北缘 应用 轨迹 追踪 油气运移通道 不均一性 油气圈闭 不同部位 断裂分布 错误观念 勘探目标 分析步骤 含油气性 勘探成果 油气藏 断裂带 能力 气差 油源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隐蔽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被引量:29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4年第4期416-421,共6页李素梅 庞雄奇 邱桂强 高永进 孙锡年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943310)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不同时期发育了不同类型的隐蔽油气藏,断陷期主要形成各种类型岩性及与之相关的复合油藏,主要包括透镜体油藏、构造-岩性油藏、上翘尖灭油藏、物性油藏;断-坳过渡期形成了以地层油藏为主及与地层控制因素有关的岩性...
关键词:隐蔽油藏 油气成因类型 油气运移通道 北部陡坡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