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心室起搏

作品数:119被引量:23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惠杰杨俊华叶文学王邦宁沈振亚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医科大学苏州大学重庆医科大学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默沙东科研基金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心脏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左束支区域起搏对比传统右心室起搏对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4年第2期180-184,共5页刘飞 李响 蒋志丽 罗伟 高海 
目的比较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与传统右心室起搏(RVP)对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7年3月至2021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接受双腔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根据心室导线置入部位分...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 左束支区域起搏 右心室起搏 左心室功能 
左束支起搏在左室射血分数轻度降低型心衰心室起搏依赖患者中的应用
《山东医药》2023年第28期70-72,共3页王世勋 张超 朱文盛 潘丽胜 李畅 牟延光 
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20YX099)。
目的探讨左束支起搏(LBBP)在左室射血分数(LVEF)轻度降低型心衰(HFmrEF)心室起搏依赖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诊断HFmrEF需要起搏治疗且心室起搏依赖患者5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左束支起搏(LBBP)组29例和右室起搏(RVP)...
关键词: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轻度降低型 左束支起搏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右心室起搏 
老年病人起搏器植入术后三尖瓣反流的影响因素分析
《实用老年医学》2023年第8期781-784,788,共5页卢妙 陆小伟 王璎瑛 
江苏省卫健委科研基金资助项目(LKZ2022001)。
目的分析老年病人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三尖瓣反流(tricuspid regurgitation,TR)发生或发展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科行心脏起搏器植入的264例老年病人术后TR的情况。术后出现新的TR或TR程度较术前加重的病人...
关键词: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电极导线介导三尖瓣反流 右心室起搏 右室心尖起搏 
希氏-浦肯野系统起搏在合并巨大右心房起搏患者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1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21年第5期397-402,共6页潘轶文 张杰芳 盛夏 王敏 徐添添 孙雅逊 杨莹 傅国胜 
浙江省卫生厅青年人才项目(2019RC188)。
目的通过单中心回顾性分析,探讨希氏-浦肯野系统起搏(HPCSP)在有起搏适应证且合并巨大右心房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巨大右心房患者155例,分为3组:希...
关键词:心脏起搏 人工 希氏-浦肯野系统起搏 希氏束起搏 左束支起搏 右心室起搏 巨大右心房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分析被引量:4
《山西医药杂志》2021年第12期1960-1962,共3页张磊 
心脏病患者在实施双腔起搏器植入治疗时,采用传统的右心室心尖部及心尖以外其他部位进行起搏器植入,比如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右心室希氏束起搏等,起搏部位不同,其效果也不同。有研究人员认为,右心室起搏会造成心室收缩不同步,而如果采用...
关键词:右心室心尖部起搏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 起搏部位 起搏器植入 心脏功能 希氏束起搏 心室收缩不同步 右心室起搏 
超声心动图评价左束支区域起搏与右心室起搏对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影响被引量:8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21年第2期152-157,共6页宋爱萍 任骋 徐心纯 许红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及组织多普勒成像(TDI)对比分析左束支区域起搏(LBBP)与右心室起搏术后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并研究两者在检测左心室收缩同步性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67例有心室起搏指征的患者分成两组,36例接受LBBP治...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心脏起搏 人工 心室功能  心肌收缩 
左束支不同起搏模式对心脏电和机械同步性的影响被引量:2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20年第6期595-599,共5页赵永伟 姜泽宇 邱垣皓 王垚 钱智勇 侯小锋 邹建刚 
目的评估左束支起搏(LBBP)不同起搏模式对心脏电和机械同步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行LBBP治疗的患者19例,其中男7例(36.8%),年龄(63.6±15.5)岁,分别先后程控单极低电压1 V/0.5 ...
关键词:心脏起搏 人工 左束支起搏 右心室起搏 右束支传导延迟 心室同步性 
希氏束起搏的临床研究进展
《现代医药卫生》2019年第19期3006-3009,共4页罗熙 何泉 
人工心脏起搏器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以来,经过60年的发展,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成为包括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多分支传导阻滞等缓慢型心律失常最重要的治疗手段。其中,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因其操作简单、容易...
关键词:希氏束 心脏起搏 人工 希氏束起搏 右心室起搏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综述 
希氏束及其束支起搏治疗进展被引量:6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9年第2期115-119,共5页马博斐 谢瑞芹 
传统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由于其心室电传导的非同步性,经临床证实会导致心房颤动、心力衰竭,甚至死亡等一系列并发症。而在右心室其他替代性的起搏位点的起搏治疗,经临床证实亦未对上述并发症有所改善。以往通过双心室起搏而实现的心脏...
关键词:希氏束 心脏再同步治疗 右心室起搏 
儿童右心室起搏致心力衰竭后升级心脏再同步治疗五例长期随访被引量:3
《中华儿科杂志》2019年第4期281-285,共5页刘甜 梁东坡 张智伟 王树水 李渝芬 钟翠瑶 曾少颖 
目的探讨右心室起搏导致心力衰竭的患儿升级为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疗效及长期随访结果。方法2009年7月至2015年1月在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因右心室起搏导致心力衰竭的5例患儿,予升级为CRT,患儿首次置入心内膜永久起搏器年龄为(11.6±4...
关键词:儿童 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治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