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心室起搏

作品数:119被引量:23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惠杰杨俊华叶文学王邦宁沈振亚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医科大学苏州大学重庆医科大学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默沙东科研基金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医药卫生—基础医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希氏束起搏研究新进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年第89期104-105,共2页文敏 李若男 寿锡凌 
希氏束起搏(his bundle pacing,HBP)利用了心脏特殊传导系统,可以使双心室同步激动,是最生理性的起搏方式.HBP能保持心室的同步性以及更长久的保持心脏功能.期待随着植入技术的提高、器械改进及更多的循证医学之后,HBP在生理性心脏同步...
关键词:希氏束起搏 生理性起搏 右心室起搏 
缓慢型房颤患者中希氏束起搏与右心室起搏临床效果分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0年第11期00016-00018,共3页张雅雅 丁旵东 
探讨希氏束起搏与右心室起搏在缓慢型房颤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到2019年10月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老年心内科房颤患者需首次行起搏器治疗23例,其中希氏束起搏9例,右心室起搏14例,随访观察1年,比较两组者治疗前后心脏...
关键词:希氏束起搏 右心室起搏 缓慢型心房颤动 心衰 
希氏束起搏和右心室起搏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的荟萃分析被引量:4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0年第1期18-23,共6页常青 鲁大胜 陈元元 单其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70333)
目的系统评价希氏束起搏(HBP)和右心室起搏(RVP)应用于有起搏器植入指征的患者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2000年至2019年3月30日数据库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关于HBP的临床研究,采用...
关键词:希氏束起搏 右心室起搏 心衰住院率 全因死亡率 电极相关并发症 
起搏器MVP功能不恰当开启致心功能恶化1例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4年第2期112-113,117,共3页李则林 金月琴 洪琦敏 
1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87岁,离休干部。1年前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置入美敦力公司的DDD起搏器,本次因反复活动后气急2周来院治疗。主诉置入该起搏器后,原先的“头晕、黑懵”等症状明显改善,但反复出现活动后气促,明显感...
关键词:起搏器 美敦力公司 置入 起搏模式 功能 心室起搏管理 右室起搏 房室阻滞 动态心电图检查 右心室起搏 模式转换 心室率 DDD 房室顺序起搏 房室传导 波群 AAI MVP 
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心室起搏中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年第21期13-14,共2页艾尼瓦尔.阿布力孜 艾比不拉.麦麦提 严红 买买提艾力 胡玉英 依马木 
目的:探讨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心室起搏中的应用及安全性。方法:将98例需要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应用主动螺旋电极行右心室间隔部(RVS)起搏简称主动电极组。应用被动电极植入右室心尖部(RVA)起搏简称被动电极组。记录两...
关键词:主动电极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 安全性 
PACE试验:临床背景、原理、设计和执行方案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8年第4期297-297,共1页麻付胜 
中国香港学者Fung等报道了通过PACE试验(The Pacing to Avoid Cardiac Enlargement Trial)比较双心室起搏与传统右心室起搏对左心室功能比较的试验方案、临床背景、理论基础、试验设计、执行方案和研究年限等内容。
关键词:试验设计 E试验 PAC 临床 右心室起搏 双心室起搏 中国香港 试验方案 
右心室起搏对三尖瓣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上海医学》1991年第10期592-592,564,共2页罗在明 吴玉祥 连斌 王小涛 方平 牛晓萍 
右心室心内膜起搏对三尖瓣功能的影响,尤其是否并发三尖瓣反流(TR),尚无一致看法。本文旨在通过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永久心脏起搏器安置前后三尖瓣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病人35例分2组。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 三尖瓣功能 超声心动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