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性起搏

作品数:256被引量:545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陈柯萍张澍王方正王如兴那开宪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医院南京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江苏省卫生厅面上基金安徽省科技厅重点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心脏生理性起搏的探索及进展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25年第1期60-65,共6页张家盛 韩红伟 高晓飞 许轶洲 
杭州市医学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学学科项目(OO20200121)。
心脏起搏器为众多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提供了治疗手段,但随着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右室起搏治疗和心室失同步等远期不良结局的相关性后,开始追求并探索更接近心脏生理性电传导顺序的起搏方式。通过不断尝试寻找最佳的起搏位点和起搏方式...
关键词:生理性起搏 希氏束-浦肯野系统起搏 希氏束起搏 左束支起搏 
不同起搏部位研究进展
《临床医学进展》2024年第12期750-758,共9页钱雨婷 杨莹 
心脏起搏60多年来在临床应用中不断发展,随着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起搏方式的不足后,更为符合生理的起搏方式应运而生。生理性起搏方式是否更符合预期,在临床结局上是否优于传统起搏方式,尚有待考究。本综述旨在全面概述不同起搏部位的优...
关键词:起搏部位 心室起搏 传导系统起搏 生理性起搏 
左束支起搏的临床研究进展
《心肺血管病杂志》2024年第11期1220-1223,共4页辛雨 吴永全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临床技术创新项目(XMLX 202112)。
心脏起搏器是目前缓慢性心律失常唯一有效的治疗策略[1]。传统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操作简便,且植入部位已被证实长期稳定可靠,仍是近些年应用最多的术式。但研究表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可导致左心室收缩失同步,长此以往会增加心力衰竭的...
关键词:生理性起搏 左束支起搏 临床应用 
希氏束起搏的长期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24年第8期656-660,共5页李海权 任娇娇 马改改 苏丹 韩振华 郑强荪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21SF-320)。
目的通过单中心长期随访,探讨永久希氏束起搏(His-bundle pacing,HBP)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19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永久起搏器植入的患者,其中58例行HBP,66例行右室间隔部起搏...
关键词:希氏束起搏 右室间隔部起搏 心室起搏阈值 生理性起搏 
左束支区域起搏在不同QRS时限患者中的研究进展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4年第8期949-953,共5页刘金玉 王占启 成雨达 张盼 孟小敏 
左束支区域起搏是目前最具前景的生理性起搏技术。在宽QRS时限患者中, 与传统起搏方式比较, 左束支区域起搏在宽QRS时限患者中展现出更高的安全性、更优的电学参数、明显改善的心功能、可跨越阻滞部位起搏等诸多优势。在正常QRS时限患者...
关键词:心脏起搏 左束支区域起搏 左束支起搏 生理性起搏 宽QRS时限 正常QRS时限 
《2023HRS/APHRS/LAHRS心脏生理性起搏预防和减轻心力衰竭指南》解读
《心脑血管病防治》2024年第8期6-9,共4页刘曦 陈学颖 
右心室起搏(right ventricular pacing,RVP)是症状性心动过缓的标准治疗方法,但可导致心室收缩失同步、引起起搏诱导心肌病(pacing induced cardiomyopathy,PICM)和心力衰竭,这引发了人们对生理性起搏方式的探索。心脏生理性起搏(cardia...
关键词:生理性起搏 心脏再同步治疗 左心室功能 心动过缓 标准治疗方法 起搏方式 心室收缩 双心室起搏 
右心室造影辅助左束支区域起搏的应用效果研究
《重庆医学》2024年第12期1802-1806,共5页王建灵 何江 李健 梁超 罗传毅 淡雪川 李奎 
四川省宜宾市科技计划项目(2021SF002)。
目的研究右心室造影(RVG)辅助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在该院接受LBBaP的6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临床诊断和心电图参数等。采用RVG三段...
关键词:右心室造影 心脏起搏器 生理性起搏 左束支区域起搏 
左束支起搏的心室起搏依赖病人安全性评估及短期疗效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479-483,共5页陈东 冯俊 苏浩 侯琳琳 罗春苗 江永进 
安徽医科大学校科研基金项目(2020xkj073);蚌埠医学院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20byzd297)。
目的:观察左束支起搏(LBBP)和右心室间隔起搏(RVSP)的电学、导线参数及位置稳定性,评估其可行性、安全性及同步性。方法:回顾分析明确诊断合并左束支阻滞(LBB)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房室传导阻滞病人37例,行LBBP 20例和RVSP 17例,记录2...
关键词:心率失常 左束支起搏 生理性起搏 电学同步性 机械同步性 
左束支起搏最新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
《中国现代医生》2024年第9期117-120,共4页熊翠 杨莹 
心脏起搏是治疗窦房结功能障碍或房室传导阻滞所致心动过缓的有效方法。传统的右心室心尖起搏可导致电和机械不同步,从而增加房性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风险,高比例的右心室间隔部位起搏也可增加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风险。由中国人首创...
关键词:左束支起搏 生理性起搏 临床疗效 心脏起搏并发症 
左束支起搏的研究进展
《临床医学进展》2024年第2期3188-3194,共7页潘佳慧 杨沙宁 
心脏起搏是治疗症状性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而传统右心室起搏、双心室起搏,乃至希氏束起搏都因其缺点受到发展限制,所以临床上迫切需要寻找更优起搏方式。在此背景下,左束支起搏在我国应运而生,因其具有独特优势,势必成为未来的主...
关键词:生理性起搏 左束支起搏 综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