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饵

作品数:1689被引量:1088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孔令清刘广平万步炎彭佑多刘平更多>>
相关机构:徐州一统渔具有限公司浙江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弹道导弹中段诱饵微动特性研究被引量:6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6年第3期487-492,共6页王伟林 陈磊 雷勇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372345)资助课题
微动辨识是弹道导弹中段目标识别领域的研究热点,目标的微动特性与其结构、质量分布、初始状态和受力状态密切相关,将根据给定诱饵的重量、几何特性、释放初始状态等,建立诱饵进动、自旋、章动等微运动模型,对微动模型进行深入研究和理...
关键词:微动 弹道导弹中段 目标识别 模型 诱饵 弹头 
末制导雷达目标与诱饵的联合参数估计和辨识被引量:6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2年第4期644-651,共8页宋志勇 肖怀铁 祝依龙 卢再奇 
拖曳式诱饵干扰条件下目标与诱饵的参数估计和身份辨识是制导雷达实现精确打击的前提条件。不可分辨角度范围内的目标和诱饵引起导引头雷达回波的干涉混叠,导致常规测量方法失效。当目标和诱饵处于相邻的两个匹配滤波采样点之间时,这些...
关键词:电子对抗 参数估计 身份辨识 改进粒子群优化 拖曳式有源雷达诱饵 
考虑方向图的多点源诱偏效果仿真分析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9年第3期560-564,共5页朱沛 李侠 花良发 蔡万勇 
针对目前多点源诱偏效果评估过程中,仅考虑各点源相位分量变化,未考虑幅度分量在空中变化的不足,基于雷达和诱饵的具体方向图,运用等相位面梯度分析法,同时考虑各点源辐射信号的相位和幅度波动的影响,对相参多诱饵系统的诱偏误差公式进...
关键词:诱饵 合成场 等相位梯度 诱偏效果 
稀薄大气层内轻诱饵速度识别法被引量:8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8年第5期835-838,共4页唐毓燕 黄培康 
随着地基相控阵雷达测速精度的大幅度提高,针对稀薄大气对轻诱饵有明显的减速作用,提出了一种新的目标识别方法——稀薄大气层内轻诱饵速度识别法,并对其识别原理、识别判决准则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该方法通过雷达高精度多普勒测速及...
关键词:目标识别 速度识别法 稀薄大气 多普勒测速 弹道导弹 轻诱饵 
阵列扩展用于反辐射导弹抗诱偏的研究被引量:22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7年第3期365-367,共3页刘剑 王丰华 黄知涛 周一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60502040)
提出了将阵列扩展测向用于反辐射导弹(ARM)抗诱偏的思想,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ESPRIT算法:共轭增强ESPRIT(CA-ESPRIT)算法。该算法利用阵列输出的延迟相关函数及其共轭形成伪阵列输出,从而得到伪协方差矩阵,对其进行特征分解,用ESPRIT算...
关键词:反辐射导弹 测向 阵列扩展 诱饵 
用附加辐射源对抗反辐射导弹的布防研究被引量:10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5年第11期1917-1920,共4页马东立 赵彩霞 郑明强 
研究附加辐射源对抗反辐射导弹(anti-radiation missiles,ARM)布防方案中有关点源间距选择的问题。从空间分辨条件和ARM几何运动分析出发,推导ARM以任意攻击角斜入射时,两点源能够安全诱偏ARM的间距的数学模型,确定了假定条件下的最佳...
关键词:导弹 雷达 反辐射导弹 诱饵 作战效能 
ARM诱饵系统部署方案及诱偏效果分析被引量:17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5年第3期439-440,445,共3页李侠 袁志伟 杨波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十四所预研基金资助课题
基于反辐射导弹(ARM)诱饵系统的三维空间误差公式,对两种双诱饵方案和一种三诱饵方案的诱偏效果进行了定量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当两个诱饵部署相距较近,且均与被保护雷达较远时,双诱饵诱偏效果是理想的;当两个诱饵相距较远,而均与雷达...
关键词:反辐射导弹 诱饵 诱偏效果 
一种等β值再入大气层弹道导弹弹头伴随重诱饵的设计方法被引量:1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8年第8期1-3,57,共4页李宏 杨英科 孙仲康 徐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基金
本文从再入大气层弹道导弹弹头运动的解析解着手,找出了在再入点参数一定的情况下,决定弹头运动状态的唯一因素是弹头的弹道系数。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设计弹头伴随重诱饵的方法。按此方法设计诱饵,可使得在整个再入段,诱饵即使不...
关键词:弹道式 再入飞行器 弹道导弹 诱饵 弹道计算 
再入大气层弹道导弹弹头及其伴随重诱饵的红外辐射特性被引量:5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7年第8期28-33,共6页李宏 孙仲康 徐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基金和国家863高技术资助课题
再入大气层弹道导弹弹头及其伴随重诱饵的红外辐射特性是识别弹头和诱饵的重要特征,在反突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一种计算再入大气层弹道导弹弹头及其伴随重诱饵红外辐射特性的计算方法,并以实际的弹头和诱饵为例,计算了在...
关键词:大气再入 弹道导弹 再入诱饵 红外辐射 
D—S证据结合方法用于目标和诱饵的识别被引量:4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6年第10期1-8,共8页王慧频 孙仲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本文以目标和诱饵的识别为背景、详细叙述了D-S证据结合方法的原理、融合模型和识别结果;针对两类问题,推导了D-S证据结合的几个基本性质。从识别结果可以看出,这是一种识别目标和诱饵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目标识别 诱饵识别 D-S证据结合 防御系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