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灌

作品数:73被引量:10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周亚段文超封光寅宋文孙保沭更多>>
相关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中国科学院陕西师范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农业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移民安置灌区灌溉方式选择及规划设计浅析
《陕西水利》2017年第2期117-119,共3页高盼盼 
通过分析大亚斯墩移民安置规划灌区的灌区面积、地形气候条件、土壤特性、牧民耕作水平等因素,提出了适合砂性荒地近期水平年的引洪淤地灌溉方式及远期水平年的滴灌灌溉方式,并计算了节水量,以期为类似案例提供借鉴。
关键词:移民安置 砂性荒地 引洪淤灌 设计 
洛惠渠灌区淤灌后土壤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分析
《陕西水利》2011年第1期172-173,共2页赵燕妮 张惠荣 
本文以洛惠渠灌区盐池洼西北部4hm2的淤灌棉田为研究对象,从土壤粒径、棉花生长情况及产量、淤层厚度、土壤盐分和养分含量等方面对其在淤灌后一年与淤灌后六年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土壤淤灌后的效果不是永久的,必须建立健全排水系统,以防...
关键词:土壤粒径 淤层厚度 土壤盐分 土壤养分 
洛惠渠灌区现代引浑淤灌的发展及效益分析被引量:2
《古今农业》2009年第1期19-26,共8页郭亚萍 
洛惠渠前身西汉龙首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引浑淤灌工程,本文利用文献资料和解放后洛惠渠灌区高含沙引水的档案资料以及实地考察资料,分析了现代洛惠渠引浑淤灌的发展特点、引浑淤灌在缓解缺水问题,分析利用洪水泥沙资源、增产增收等方面...
关键词:洛惠渠 引浑淤灌 发展 效益分析 
论引黄灌区水沙综合利用及渠首治理
《科技信息》2009年第7期369-369,390,共2页梁文华 王先平 
本文总结了引黄水沙综合利用的技术特点,其中包括淤改、稻改、淤临淤背、浑水灌溉等。点出了各种泥沙利用技术在不同时期的作用。渠首地区一般是受害者,结合灌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渠首综合治理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进一步论述了渠首治理的主...
关键词:引黄灌区 水沙综合利用 渠首治理 淤灌 
洛惠灌区高含沙引洪淤灌问题探析
《陕西水利》2008年第F07期100-102,共3页高智 张辉 王炳林 
引洪淤灌是地面灌溉方式的拓展,具有利用水沙资源,改善土壤结构,改造盐碱地,提高田地肥力等多项好处。本文在对洛惠灌区引洪淤灌调研基础上,对灌区目前及今后推广引洪淤灌方法进行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灌区 引洪淤灌 效益 
引洪淤灌引进流量的确定
《内蒙古水利》2007年第1期9-10,共2页崔玉霞 于定一 白云 张珍 
根据地区引洪渠首的运用经验,用引水系数法确定淤灌面积,用选择最佳点法确定设计引洪流量,适用于无清水基流的季节性河流上兴建引洪渠首,尤其是在引水量不足,灌溉面积较多的情况下,更能接近实际情况。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以可能引进的最大...
关键词:引洪设计流量 淤灌 
论淤灌是中国农田水利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重要阶段被引量:13
《中国农史》2006年第2期3-11,共9页李令福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结构的变化和调整研究"(项目号:02JAZJD790020)
本文通过对《史记·河渠书》与《汉书·沟洫志》所载内容的分析,认为战国秦汉时代大型农田水利建设在北方兴起,构成了中国水利发展第三阶段的主体。而这些大型农田水利工程并不是浇灌庄稼,解除农田缺水问题的,漳水渠、郑国渠、河东渠与...
关键词:淤灌 且溉且粪 农田水利 第一阶段 
略论战国秦汉时期我国北方农田水利开发——淤灌与环境的关系被引量:2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106-109,共4页黄富成 
战国秦汉时期,为改良土壤、开发农田而以淤灌形式修建的农田水利工程,在一些地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农业生产获得较大发展。但引浑淤灌的泛滥也堙灭了众多的湖泊、沼泽等湿地,引发了一系列的诸如水旱平衡失调及土壤...
关键词:战国秦汉 淤灌 农田开发 土地盐碱化 水旱灾害 
内蒙古翁牛特旗牧区水利发展的调查研究
《草原与草坪》2005年第1期20-23,共4页胡雨琴 佘国英 杨凤全 
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2002年水利基金
翁牛特旗位于内蒙古科尔沁草原,该旗地处大兴安岭南麓,降水相对较多,河网发育及地表水资源相对丰富。特别在雨季,洪水挟带大量的泥沙及有机物,资源丰富。当地政府针对这一特点,大规模发展引洪淤灌,兴水治沙。为开发利用水沙资源,发展天...
关键词:引洪淤灌 兴水治沙 
利用多泥沙河流发展引洪淤灌效益分析
《山西水利》2004年第2期31-32,共2页孟彩玲 
就阳武河灌区多年引洪淤灌的运行情况进行了总结,为使引洪淤灌进一步得以完善和发展,针对性地对引洪淤灌灌区的规划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多泥沙河流 引洪淤灌 规划设计 土壤肥力 水沙资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