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体消毒

作品数:78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孙志鹏郑先虎张是邱海波鲁翠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江苏滨海县坎南农干校新宁县畜牧水产局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水产科技》《农技服务》《福建农业》《云南农业》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辽宁丹东积极开展网箱养殖春季防病工作
《科学养鱼》2014年第3期48-48,共1页
近日,辽宁省丹东市海洋与渔业局针对冬季水温低,养殖生物摄食能力减弱、体质下降、春季回温后易发疾病等问题,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宽甸网箱养殖户进行春季防病指导。此次主要以预防为主,采取措施包括:一是对网衣进行清洗或更换,保...
关键词:防病工作 网箱养殖 丹东市 辽宁省 专业技术人员 鱼体消毒 摄食能力 养殖生物 
把好鱼种入池关 全面预防鱼发病
《福建农业》2013年第4期30-30,共1页林慈文 
在养鱼生产过程中,做好鱼病预防是提高池塘产量及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而鱼种下池前的预防工作,又是整年预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鱼种入池前抓好清淤杀菌、药物清塘、鱼体消毒这3关.在平常的生产中再加以科学的饲养与药物预防.可有...
关键词:鱼病预防 鱼种 发病 生产过程 经济效益 药物清塘 药物预防 鱼体消毒 
浅谈鱼类养殖过程中的疾病预防措施被引量:1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第5期247-247,共1页王建 曹士忠 刘翠平 
随着人们对鱼类食品需求的增加,鱼类养殖业迅速发展。而鱼类中各种疾病的发生制约着鱼类养殖的发展。对此文章主要通过对养殖鱼类疾病的预防措施展开论述。
关键词:鱼类养殖 疾病预防 鱼塘消毒 鱼体消毒 
提高当年草鱼产量的几项措施
《养殖技术顾问》2010年第9期205-205,共1页程跃国 
提高当年草鱼产量的关键是饲养管理方法要符合草鱼的生活习性,做到并保持水质清新、无病害源、溶氧量高、饲料对口、防治疾病等措施跟上。1做好池塘消毒和鱼体消毒饲养鱼种的池塘切忌干塘消毒或浅水消毒,
关键词:鱼产量 饲养管理 池塘消毒 生活习性 鱼体消毒 水消毒 溶氧量 草鱼 
小型池塘鱼种消毒的技术改进——困箱消毒法
《河南水产》2010年第3期22-22,共1页高继彬 
水产养殖生产中.鱼种放养时的鱼体消毒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生产技术措施.一般多在春季低温期进行。经过一个冬季.鱼体存储的能量物质消耗很大.体质较弱.抵抗病害能力较低。鱼种放养时的各项操作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机械性创伤...
关键词:技术改进 鱼种消毒 消毒法 池塘 鱼种放养 病害发生 鱼体消毒 经济损失 
常用鱼体消毒药液的配用
《福建农业》2009年第12期25-25,共1页刘淑新 
对鱼体进行药液浸洗消毒,是投放鱼种苗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也是预防鱼病的有效措施。现将几种常用的浸洗消毒液的配制与应用方法介绍如下:
关键词:消毒药液 鱼体 配用 消毒液 浸洗 鱼病 种苗 放鱼 
五种鱼体消毒液配制法
《农村新技术(加工版)》2009年第4期43-43,共1页谢岗 海波 
水产养殖过程中,对鱼体消毒,要正确配制和适当使用下列消毒液,才能安全有效地对鱼体进行消毒。1.食盐液。每100千克水溶入食盐2~4千克。在10~15℃的食盐水中浸洗鱼体10~15分钟,可杀死鱼体上的车轮虫、斜管虫、粘细菌等,可预防...
关键词:鱼体消毒 消毒液 配制法 细菌性疾病 养殖过程 寄生虫病 食盐液 食盐水 
防治鱼病“五消毒”
《新农村》2008年第8期23-23,共1页薛玉华 
关键词:鱼体消毒 鱼病 防治 高锰酸钾 立方 病原体 硫酸铜 漂白粉 
鱼体消毒药液的配用
《农村科学实验》2008年第6期39-39,共1页杨保国 阮松树 
实践证明,即使是很健壮的鱼种,也会或多或少地带有某些病原体。用药液对鱼体进行浸洗消毒,是投放鱼种苗不可少的一项工作,是预防鱼病的有效措施。现介绍几种常用的浸洗消毒液的配制与应用方法。
关键词:消毒药液 鱼体 配用 病原体 消毒液 浸洗 鱼种 种苗 
鱼病防治与消毒
《水利渔业》2008年第1期8-8,共1页
1.鱼体消毒放养前将鱼体进行浸洗消毒。鱼体消毒是切断传染病源的重要途径,是控制和减少病原体传播的重要技术措施。一般在水温10~15℃时,用漂白粉15g/m^3或硫酸铜8g/m^3或高锰酸钾20g/m^3浸洗鱼种20—30min,或食盐10~20g/m^...
关键词:鱼体消毒 鱼病防治 高锰酸钾 浸洗 病原体 硫酸铜 漂白粉 寄生虫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