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蹇涩

作品数:36被引量:3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李雪静吕晓红贾玉礼李玲于眉更多>>
相关机构: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北京航天总医院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针灸临床杂志》《医师在线》《黑龙江中医药》《湖北中医杂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关于开展川蛭通络胶囊征文的通知
《世界中医药》2023年第12期1707-1707,共1页《世界中医药》编辑部  
川蛭通络胶囊是由鲁南厚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用于脑卒中患者恢复期治疗的中成药,由水蛭、川芎、丹参、黄芪4味中药组方而成,具有活血化瘀、益气通络的功效,用于中风病中经络(脑梗塞)恢复期血瘀气虚证,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蹇...
关键词:益气通络 抗血栓作用 血流状态 口角流涎 脑梗塞 语言蹇涩 中风病 微循环障碍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后头目眩晕1则
《医师在线》2021年第36期45-45,共1页陈凯冲 
补阳还五汤载于清代医家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卷下·瘫痿论》,原方组成:黄芪(生)四两,当归尾二钱,赤芍一钱半,地龙一钱,川芎一钱,红花一钱,桃仁一钱。现代中医临床用之治疗中风及中风后遗症症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小...
关键词:头目眩晕 中风后遗症 小便频数 口角流涎 临床试用 清代医家 语言蹇涩 脑梗 
补阳还五汤临床运用举隅
《医师在线》2021年第33期41-42,共2页李钧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名医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有补气活血、祛瘀通络的功效,由黄芪4两(120g)、当归尾2钱(6g)、赤芍1.5钱(4.5g)、地龙、川芎、红花、桃仁各1钱(3g)组成,主治气虚血瘀之中风后遗症,患者症见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语言蹇涩...
关键词:《医林改错》 中风后遗症 清代名医 小便频数 补气活血 口角流涎 气虚血瘀 语言蹇涩 
艾灸足三里穴联合情志护理对中风后抑郁患者的影响被引量:5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21年第7期88-90,共3页翟晓辉 李玲 于眉 裴明明 张京华 王颖超 
中风(Stroke)是临床最常见的可致残、致死的突发性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1],又称脑卒中,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失语或语言蹇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中风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发...
关键词:中风后抑郁 脑部血液循环 情志护理 语言蹇涩 躯体症状 肢体功能恢复 足三里穴 抗抑郁药 
补阳还五汤被引量:4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5年第11期49-49,共1页徐迎年 
补阳还五汤方出清代大医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卷下·瘫痿论》,是一剂活血祛瘀、补气通络的名方。 方剂组成:生黄芪125克,当归尾3克,赤芍5克,地龙3克,川芎3克,红花3克,桃仁3克。水煎服,具有补气,活血,通络的功效,主治中风,半身不遂,...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 补气通络 口角流涎 医林改错 活血祛瘀 当归尾 小便频数 水煎 方剂组成 语言蹇涩 
中风恢复期患者的护理
《常州实用医学》2015年第4期263-264,共2页周惠娟 
中风又名“卒中”,属古代“风、痨、鼓、膈”四大证之一,多由忧思恼怒、饮食不节、恣酒纵欲等因,致阴阳失调、脏腑气偏、气血错乱所致。患者常以猝然昏倒、半身不遂、口舌歪斜、不语或语言蹇涩、偏身麻木为主证。好发于中老年人,死...
关键词:中风恢复期 患者 病后恢复期 护理 肢体功能障碍 语言蹇涩 口眼歪斜 饮食不节 
药膳调治中风后遗症
《东方药膳》2015年第7期17-18,共2页江太发 
补阳还五汤黄芪60g,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5g,桃仁10g,红花6g,地龙10g,煎汤服用。日服3次。功效:主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遗尿不禁。现代用于治疗脑梗死、脑血栓、糖尿病等,均有较...
关键词:中风后遗症 药膳调治 补阳还五汤 煎汤服用 半身不遂 口眼歪斜 语言蹇涩 口角流涎 
健康教育对中风患者的重要意义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年第25期517-517,共1页胡艳 
中风又称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多因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蹇涩,或仅见口眼歪斜为主要表现。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等特点。病为在脑,涉及肝肾。主要分为出血性脑中风(脑出...
关键词:健康教育 年发病率 年死亡率 脑卒中 缺血性脑中风 脑血管病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梗塞 脑血栓形成 脑血管意外 中老年人 中风患者 语言蹇涩 县级医院 口眼歪斜 身体健康 人口 气血逆乱 年龄增长 流行病学 
针灸治疗脑血栓后遗症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4年第6期25-25,共1页梁迎春 
临床上接触脑血栓后遗症的患者较多,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为主要症状。笔者根据《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里面有"中风半身不遂,先于无病手足针,次针其有病手足,宜泻不宜补。合谷、手三里、曲池、肩井、环跳、血海、阴陵泉、阳...
关键词:脑血栓后遗症 针灸治疗 中风半身不遂 临床经验 先兆症状 针灸玉龙经 口眼歪斜 语言蹇涩 
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举隅
《基层医学论坛》2013年第8期1041-1042,共2页张世安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组方为黄芪四两,归尾二钱,赤芍一钱半,地龙一钱,川芎、桃仁、红花各一钱。主治: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遗尿不禁等证。笔者在临床中凡遇气虚血滞者,不论何...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 临床应用 《医林改错》 半身不遂 语言蹇涩 口角流涎 大便干燥 小便频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