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创新

作品数:191被引量:462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宋敏陈红吕波李菊丹陈超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农业科技与信息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武威市制种玉米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被引量:2
《农业科技与信息》2023年第10期4-7,共4页王彦 
随着国家种业振兴行动的进一步实施,武威市玉米制种业呈现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但也存在种子市场监管体系不完善、育种创新能力较弱、企业竞争能力不强等问题,建议从持续优化种业发展环境、不断实施种业自主创新攻关、加强种质资源保护...
关键词:玉米制种 育种创新 制种基地 产业发展 对策 武威市 
科学家研究发现基于深度学习的全基因组选择新方法
《农业科技与信息》2023年第3期89-89,共1页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三亚南繁研究院大数据智能设计育种创新团队联合多家单位提出利用植物海量多组学数据进行全基因组预测的深度学习方法,可以实现育种大数据的高效整合与利用,将助力深度学习在全基因组选择中的应用,为智...
关键词:深度学习 中国农业科学院 整合与利用 大数据 作物科学 平台构建 育种创新 有效工具 
科学家研究解析苹果转座子插入调控等位基因特异性表达
《农业科技与信息》2023年第2期13-13,共1页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苹果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联合国内外科研机构,从全基因组层面上阐释了苹果转座子(TE)在调控等位基因特异性表达(ASE)方面的重要作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生物技术杂志》。
关键词:中国农业科学院 植物生物技术 科研机构 果树研究所 等位基因特异性 研究解析 转座子 育种创新 
研究揭示PpTST1在桃果实有机酸积累中的作用机制
《农业科技与信息》2022年第6期105-105,共1页
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桃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研究揭示PpTST1在桃果实有机酸积累中的作用机制。相关成果发表在《园艺研究》上。研究团队利用多组学手段鉴定到调控桃果实有机酸积累的关键基因PpTST1。通过一系列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功...
关键词:有机酸积累 桃果实 分子生物学方法 团队研究 育种创新 研究团队 多组学 TST 
研究揭示传粉昆虫对中国农业生产贡献巨大被引量:1
《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年第14期41-41,共1页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蜂种质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和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研究发现,过去60年传粉昆虫对中国农业生产贡献巨大。为了满足虫媒作物授粉需求,中国应进一步加强传粉昆虫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力度。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经济昆...
关键词:中国农业科学院 蜜蜂研究所 传粉昆虫 科研机构 中国农业生产 经济昆虫 育种创新 种质资源 
我国科学家组装梨矮化砧木“中矮1号”高质量参考基因组
《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年第24期6-6,共1页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梨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完成了梨矮化砧木品种——"中矮1号"高质量基因组的测序与组装。该参考基因组的成功组装不仅为今后解析梨矮化、早果等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而且为其他性状研究和比较基因组学研...
关键词:中国农业科学院 矮化砧木 果树研究所 参考基因组 分子辅助育种 比较基因组学 育种创新 科学数据 
极危新种沙尔沁黄芪被发现
《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年第19期92-92,共1页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研究员李志勇领衔的草种质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在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发现了豆科黄芪属一濒危新种,该新种被命名为沙尔沁黄芪(Astragalus shaerqinensis L. Liu&Z.Y. Li)。该种属内蒙古特有种,根据濒危等级标准,其...
关键词:中国农业科学院 李志勇 豆科黄芪属 土默特左旗 濒危等级 沙尔 育种创新 
无角+宜圈养阿什旦牦牛培育成功
《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年第4期24-24,共1页
中国农科院兰州牧药所宣布,由该所阎萍研究员领衔的“牦牛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经20余年研究、试验、推广,培育成功无角、适宜舍饲化的阿什旦牦牛新品种,以其产肉量大、抗逆性强、繁活率高、便于集约化养殖等优势,可显著降低草原载畜量...
关键词:脆弱生态环境 牧民增收 产肉量 集约化养殖 育种创新 载畜量 牦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