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时期

作品数:126被引量:7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国骥张维沙先一王志刚谢世诚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京剧形成的标志之一:道光时期的京剧旦角名伶及其剧目——以《花天尘梦录》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1
《中华戏曲》2016年第1期257-269,共13页吴新苗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京剧史料学”(项目编号:10CB074)
京剧在什么时候形成?由于早期皮黄戏工尺谱流传甚少,其音乐形态无从对比考察,因此只能依据这样两个要素进行判断:即在什么时候一些传统京剧剧目开始大量出现,以及涌现出一批表演这些剧目的演员,则可以断定此时为京剧成形之日。这就依赖...
从游牧边界到行政边界——清代以来蒙陕边界变迁的过程及背景分析
《历史地理》2015年第1期165-174,共10页郝文军 
教育部基金项目“清至民国蒙陕农牧交错带农业化进程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11YJC770055);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移民社会、生产方式选择与环境变迁——以清至民国蒙陕农牧交错带为例”(12CZS051)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为农牧交错带,鄂尔多斯高原地区一直受到学术界关注。以往研究主要集中于交错带的环境~①与区域社会变迁~②,而政区地理变迁关注不多。清初蒙陕形成两条边界,即北侧的游牧边界和南侧的行政边界。康熙二十二年(1682年)后游牧边界开始...
关键词:交错带 伊克昭盟 康熙朝 府谷 鄂托克 札萨克 乾隆时期 卫所制度 社会变迁 道光时期 
预灾机制形成中的国家、地方政府与民间社会——道光时期安平县便民仓实践的人类学考察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34-41,共8页孙兆霞 吕燕平 
2008国家社科基金西部课题"屯堡社会稳定性的宗教视角考察"(项目编号:08XZJ007)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道光六年至七年,安平县知县刘祖宪靠民间捐助设置了一批下沉于村庄内部的便民仓。其运作机制有赖于把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机制的危机时期与日常运转相沟通,在政府施治与地方性智慧相结合的基础上,实现民间社会日常生活与灾难危机应对行...
关键词:预灾机制 地方知识 社会自主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