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修补

作品数:16被引量:1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李基业姚胜徐建伟郝小忠苗启松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老年健康》《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医学理论与实践》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腹腔镜与开放杂交应用Sublay&Onlay-Keyhole术原位修补造口旁疝的疗效被引量:2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22年第1期58-61,共4页戎世捧 姚胜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放杂交应用Sublay&Onlay-Keyhole术原位修补造口旁疝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采用腹腔镜与开放杂交应用Sublay&Onlay-Keyhole术原位修补造口旁疝11例。患者均为永久性造瘘,...
关键词:造口旁疝 原位修补 腹壁重建 
应用补片Onlay法原位修补造口旁疝48例疗效分析被引量:1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6年第2期101-103,共3页罗浩 徐竞 黄林飞 潘晟 
目的探讨采用补片Onlay法修补造口旁疝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3年3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采用补片经原手术切口中线Onlay法原位修补48例造口旁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00-15...
关键词: 疝修补术 Onlay法 补片 
筋膜外原位修补法治疗造口旁疝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年第20期2708-2710,共3页丁士海 陈立权 文骝 
目的:探讨肠造口旁疝形成原因、开放式平补片原位无张力修补术的方法技巧以及术后疗效观察。方法:对2006年1月—2013年6月间肠造口旁疝21例患者行开放式原位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住院时间7~2...
关键词:原位修补 造口旁疝 疗效观察 
Onlay法原位修补造口旁疝45例被引量:2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3年第4期273-275,共3页朱新勇 李基业 姚胜 景圆圆 
目的总结采用Onlay法原位修补造口旁疝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6年2月至2012年4月应用聚丙烯补片经原中线切口入路采用Onlay法原位修补造口旁疝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龄43—80岁,平均(49±8)岁。疝病史1—17年,平均(12±3)年。...
关键词: 腹部 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Onlay法 
双补片原位修补巨大造口旁疝1例
《山东医药》2012年第16期101-102,共2页俞一峰 冯强 周方敏 
患者女,63岁,12 a前因直肠癌行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术后恢复良好,排便正常。6 a前出现造口旁肿块脱出,后肿块逐渐增大并下垂达腹股沟部,左下肢行走不便,1 a前出现造口旁阵发性胀痛,尚能忍受。查体:腹部及会阴部可见陈旧性手术疤痕...
关键词:造口旁疝 原位修补 直肠癌根治术 补片 MILES术 术后恢复 腹股沟部 手术疤痕 
改良Sublay-Keyhole技术原位修补造口旁疝被引量:3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1年第9期1067-1070,共4页费阳 李基业 姚胜 
目的探讨改良Sublay-Keyhole技术原位修补造口旁疝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7年10月-2010年3月,采用改良Sublay-Keyhole技术原位修补造口旁疝11例。男5例,女6例;年龄55~72岁,平均63岁。体重指数为23.5~32.5,平均28.2。患者均为永久性造...
关键词:Sublay-Keyhole技术 原位修补 造口旁疝 腹壁重建 
Sublay法原位修补334例造口旁疝被引量:6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0年第8期933-936,共4页刘飞德 李基业 姚胜 朱瑛梅 姚京 
目的总结采用Sublay法原位修补造口旁疝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3年2月-2009年5月,应用聚丙烯补片经原中线切口入路采用Sublay法原位修补造口旁疝34例。男23例,女11例;年龄43~78岁,平均58.4岁。疝病史1~17年,平均4.7年。其中复发性造...
关键词:造口旁疝 疝修补 Sublay法 
离体自体颅骨原位修补手术150例临床分析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7年第4期425-425,共1页黄劲超 周志强 朱红伍 
关键词:颅骨缺损 原位修补 手术治疗 
乙状结肠医源性多发性损伤一期原位修补一例报道
《腹部外科》2007年第4期209-209,共1页邓长明 
关键词:乙状结肠 多发性损伤 原位修补 医源性 持续性腹痛 移动性浊音 面色苍白 腹部膨隆 
腹腔内放置复合补片原位修补巨大造口旁疝八例被引量:1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7年第7期518-520,共3页刘飞德 李基业 姚胜 
目的总结应用复合补片腹腔内修补巨大造口旁疝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复合补片经腹腔内修补巨大造口旁疝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46~63岁,平均54.7岁。患者均因直肠癌行Miles手术后发生造口旁疝,疝病史3~8年,其中复发...
关键词: 外科手术 造口旁疝 疝修补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