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军

作品数:1882被引量:22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军事更多>>
相关作者:王楚英周渝范德伟倪乐雄闻黎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云南大学军事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边疆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奇袭密支那——长篇纪实文学《旌旗万里》节选
《边疆文学》2015年第8期4-21,1,共18页彭荆风 
密支那是缅甸克钦邦的首府,是座位于伊洛瓦底江西岸,被群山围绕的平原与丘陵交杂的城市。北距八莫217公里、中国边境腾冲152公里,南去缅甸首都仰光1166公里;是那条贯穿缅甸南北的大铁路在缅北的终点站。还有密集的公路网通向四周的...
关键词:长篇纪实文学 支那 中国远征军 节选 万里 奇袭 缅甸 
怒江抗战遗址记
《边疆文学》2015年第8期48-58,共11页彭愫英 
一、六库土司衙门蒙蒙细雨下个不停,泸水县六库镇中学树木葱郁,烟雨朦胧中,教学大楼静悄悄。校园前院,六库土司衙门铁将军把门,水泥地上汪结着水,.我撑着伞,踩在水里,细细打量墙壁上的画,这是一幅抗El战争时期的宣传壁画,再...
关键词:抗战遗址 怒江 战争时期 二战期间 远征军 泸水县 水泥地 土司 
远征者说
《边疆文学》2013年第4期105-109,共5页蔡雯 
淞沪会战后,我成了神枪手 我叫杨良平,本名杨明,1919年出生于浙江绍兴新昌县.记得是1937年8月,当时我只有18岁,正在上海学木工手艺.我在家里排行老二,按照国民党服兵役的要求,一家三个青壮年就要抽一人去当兵,我便被抽壮丁进了国民党第7...
关键词:劳改农场 松山战役 淞沪会战 日本鬼子 远征军 伤亡惨重 南京城 
“六种文化”解读腾冲
《边疆文学》2011年第12期109-110,共2页余炳武 
腾冲一名始于《旧唐书》,自西汉起几经更迭,1913年设腾冲县。与缅甸山水相连,国境线长148公里。国土面积5845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有汉、傣、傈僳、回、白、佤、阿昌7种世居民族,2009年末总人口64.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5万人。腾冲是...
关键词:腾冲 生态文化 解读 缅甸 高黎贡山 中印公路 翡翠 远征军 汉文化 银杏 
高黎贡山的回声——腾冲抗战扫描
《边疆文学》2011年第4期109-110,117+2,共4页马守昌 
那场战争已经渐行渐远,可是每年腾冲的夏季,暴雨倾盆之际,高黎贡山上,都会隐隐地出现千军万马呐喊声、撕杀声、枪声、炮声……(一)1942年5月初,中国边镇畹町失守!腾龙边区行政监督龙绳武借口公务赴省城,掠财东去,腾冲县长邱天培也乘夜...
关键词:高黎贡山 腾冲县 抗战 日军 中国远征军 龙川江 中印公路 史迪威公路 空军 战斗 
滇西魅影被引量:1
《边疆文学》2011年第3期32-54,共23页傅泽刚 
1那年夏天,或者说那年夏天的某一天,遥远的滇西越县县城,被夏日的阳光和轻风梳洗过后,透出极边第一城特有的漫无边际的闲适、静谧和祥和。而谁也没想到,就在那天下午三点时分,晴朗的天空突然乱云飞渡,电闪雷鸣,很快就风雨交加了,并且是...
关键词:桃子 界岭 高黎贡山 老人 院子 日本人 滇西抗战 老妇人 杏子 中国远征军 
时空德宏
《边疆文学》2011年第2期71-75,3-6,共9页黄尧 
一、滇缅公路906德宏州首府潞西市要改回旧名:芒市。时光要倒流。芒市,很多人都知道这个地名。嵌在60年前的所有地图上,包括1939年"滇缅公路"筑路设计施工图、继后第一次远征军出境作仗而失利溃退,日军入侵——交战双方军事地图。
关键词:滇缅公路 三台山 时空 里程碑 远征军 德宏 景颇族 德昂族 日本人 知青 
母亲的花儿
《边疆文学》2011年第2期82-82,共1页孙宝廷 
母亲生病住院的时候,前来探望的亲朋好友送来几束鲜花。只要打点滴一结束,老人家就给这几束鲜花洒洒水,理理叶片花蕊,极尽呵护。出院收拾物品的时候,摆放五六天的几束花有些枯了,我想随手当垃圾扔了,老人家阻止了我。说,这花还鲜艳艳的...
关键词:母亲 花儿 远征军 民兵 战士 排长 父亲 划破 鲜花 打点滴 
走读高黎贡
《边疆文学》2010年第12期91-96,共6页赵剑华 
四月的高黎贡山象一个素面朝天的妇人,沉静而简单。山顶的积雪化尽了,百花也次第开过,云雾缭绕的雨季还没有到来,树木、花草、山路和整座山都处在期待当中,期待从山麓低海拔地区日益蒸腾而上的暑热和从印度洋飘来的雨水,期待一年当中的...
关键词:高黎贡山 中国远征军 走读 伊洛瓦底江 原始森林 日本人 中国古代 怒江 自然保护 世界级 
飞海人物
《边疆文学》2008年第7期64-66,共3页马旷源 
  飞海,四年知青生活之地.我为她写过长篇小说<忘川之恋>,散文集<飞海寨--知青生活散记>,内容不离苦难,基调是批判现实主义.三十年过去,伤疤已好.骨骼渐老,留下的记忆,只剩田园,只剩风情.于是写<风物志>."人物篇"是其中之一.……
关键词:远征军 三十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