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窑瓷器

作品数:56被引量:10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化学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谢西营沈岳明龚玉武夏君定熊樱菲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海博物馆法门寺博物馆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东方收藏》《海洋史研究》《中国集体经济》《东方博物》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一曲新瓷
《民间传奇故事》2023年第24期28-29,共2页旋炒银杏 
唐代一位诗人曾亲眼见证瓷器烧制完成的场景,松木燃烧到极致后的余温在那个瞬间释放,空气中水雾蒸腾,在雾气之后的就是初临世间的越窑瓷器。他这样形容所见瓷器:“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新瓷堆积成山,色泽如梦似幻,似夺尽...
关键词:如梦似幻 越窑瓷器 瞬间释放 千峰 
六朝越窑瓷塑研究的新观察被引量:1
《美术研究》2023年第3期133-136,共4页胡敏 
2022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十四五”教学改革项目结题报告,课题名称:“传统拓新——陶塑系列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索与实践”,编号:jg2022005。
越窑瓷塑是陶瓷史学上最引人注目的瓷器类型之一,它连接了陶瓷与雕塑两种艺术形式,关乎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等多方面因素,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研究者只有从单个经典的瓷塑器物研究入手,再综合瓷塑器物的大量实例,才会明了瓷塑器物...
关键词:学术研究价值 越窑瓷器 六朝时期 艺术本体 瓷塑 器物研究 细致梳理 相对客观 
从隋唐时期青瓷考古文物探寻岳州窑与越窑瓷器之关系与影响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年第11期138-139,共2页吕扬帆 
岳州窑窑址位于今湖南省湘阴县等地,越窑主要窑址位于越州的余姚、上虞一带。岳州窑与越窑都是古代青瓷发展的代表窑址,对中国瓷器发展都有重要影响。本文将时间主要定格于隋唐时期,也是两窑发展的繁荣时期,两窑都呈现出在保留自己本来...
关键词:岳州窑 越窑 一体多源 烧造工艺 
非洲发现的早期中国贸易瓷器及其发展变化被引量:1
《海洋史研究》2022年第1期148-176,共29页秦大树 李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非洲出土中国古代外销瓷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项目号:15ZDB057)的成果之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无机质文物的技术发展及其与文明关系研究”(项目号:2019YFC1520205)的成果之一。
中国是一个具有漫长海岸线的国家,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尽管中国有一些航海活动,但这些活动大多是出使联络域外国家,探寻和学习宗教知识(称为取经),基本不是以贸易为目的。海上贸易在唐代中期以前王朝的经济运行中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
关键词:海上贸易 考古材料 越窑瓷器 宗教知识 南方沿海地区 唐代中期 航海活动 发挥的作用 
千呼万唤秘色重光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1年第10期42-44,共3页王妍蓉 
千锤百炼出真釉,秘色瓷是越窑青瓷中的极品。"秘色"一名最早见于唐代诗人陆蒙的《秘色越器》诗中,诗云:"九秋凤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可见"秘色"瓷最初是指唐代越窑青瓷中的级品,"秘色"釉色那么美...
关键词:秘色越器 秘色瓷 越窑青瓷 嵇中散 专有名称 越窑瓷器 
传承吸纳 创造吐新——越窑青瓷与我的陶艺人生
《上海工艺美术》2021年第3期60-62,共3页徐周萍 
越窑青瓷是中国最早烧造瓷器的名窑,是所有青瓷的母亲瓷,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内涵最为丰富的古窑系之一。越窑瓷器胎质细腻,釉色温润莹亮,唐代诗人陆龟蒙《秘色越器》诗中就有"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形...
关键词:秘色越器 越窑瓷器 延续时间 越窑青瓷 陆龟蒙 
唐宋时期越窑瓷器流通渠道探讨——以扬州、明州港为中心
《中国港口》2021年第S01期34-40,共7页谢西营 陈佳佳 
唐宋时期是越窑制瓷史上的重要时期。在越窑瓷器外销和内销过程中,扬州港和明州港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对扬州港和明州港出土越窑瓷器的综合分析,对于探讨越窑瓷器外运港口的地位变化、产品结构特征和输出路线等问题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唐宋时期 扬州港 明州港 输出路线 
传世名器
《浙江工艺美术》2020年第6期89-98,共10页
东晋瓷越窑青釉鸽形杯通高6.2厘米口径10.5厘米底径5.4厘米1973年浙江省上虞县出土现藏浙江省博物馆《周礼》把鸽子列为“六禽”之一。由于飞鸽传书的功能,鸽子一直被国人视为带来福音的祥瑞之鸟。东汉至西晋,鸽子的形象经常出现在越窑...
关键词:浙江省博物馆 《周礼》 越窑瓷器 飞鸽传书 上虞县 鸽子 
唐两京都城遗址出土越窑瓷器及相关问题探讨被引量:1
《中原文物》2018年第2期108-115,共8页谢西营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9-15世纪斯瓦西里地区考古学文化研究"(项目批准号:16CKG016)成果之一
本文梳理了唐代两京都城长安城和洛阳城遗址范围内出土的若干越窑青瓷,并结合最近上林湖后司岙窑址发掘情况对其进行重新审视,从而研究探讨越窑瓷器的贡瓷年代,产品面貌以及运输路径等方面的问题。认为早在唐代早期,越窑瓷器就已经纳入...
关键词:唐代 长安城遗址 洛阳城遗址 贡瓷 青瓷 秘色瓷 
秘色瓷概念的出现与演绎被引量:2
《东方收藏》2018年第1期16-24,共9页陈佳佳 谢西营 
秘色瓷这一概念自晚唐时期出现,经五代、两宋、元明清时期的不断演绎,其面貌越来越模糊,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近现代,直至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的开启将秘色瓷这一概念成功揭秘。与此同时,学者们从自身材料出发,通过不同视角对这一概...
关键词:秘色瓷 上林湖 越窑瓷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