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地

作品数:279被引量:713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甘金佳赵云青黄颖桢黄夕洋蒋水元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草甘膦不同盐类制剂对荒地和栽培地杂草的防效被引量:1
《中国棉花》2014年第1期23-26,共4页马小艳 姜伟丽 马亚杰 马艳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棉花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2012BAD19B05);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基金(SJB1312)
以草甘膦异丙铵盐、铵盐及钾盐3种盐类制剂为试材,分别在安阳荒地和棉田栽培地研究了其对杂草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3种草甘膦盐类制剂对杂草防效均较好,无显著性差异。用质量防效和覆盖度2个指标可以准确地反映草甘膦对杂草的防效。
关键词:草甘膦 荒地 棉田 杂草 防效 
四川中江丹参栽培地轮作期间土壤酶活性变化研究被引量:6
《辽宁中医杂志》2012年第8期1593-1595,共3页刘敏 严铸云 王瑞婷 伍艳华 王萌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I09B03-4);四川省中药管理局项目(2010-06)
目的:研究丹参栽培地轮作期间土壤酶的活性变化特征。方法:采用比色法和滴定法测定土壤酶活性,酸度计测定土壤pH值,数据采用stata统计软件分析。结果:在轮作期间十种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不同,荧光素二乙酸酯(FDA)水解酶、蔗糖酶、酸性...
关键词:丹参 土壤酶 活性变化 主成分分析 
设施栽培地土壤富营养化及其潜在的环境影响被引量:19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年第5期20-23,共4页刘伟 武美燕 胡学玉 艾天成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8BADA7B03);武汉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0720422150);湖北省教育厅支持项目(2003G001)
采用野外采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武汉市郊设施蔬菜地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养分的累积状况及剖面分布特征,同时分析了土壤pH值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与露天菜地和植棉地相比,设施蔬菜栽培地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比露天...
关键词:设施蔬菜 土壤 养分积累 硝态氮 环境效应 
四川中江丹参栽培地轮作期间土壤微生物的变化特点被引量:16
《中国中药杂志》2009年第24期3184-3187,共4页林贵兵 万德光 杨新杰 赵魁 朱毓霞 严铸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I09B03-4)
目的:研究丹参轮作期间土壤各类微生物数量和细菌生理群落结构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培养法计算土壤微生物菌群结构,氯仿熏蒸提取法测定土壤微生物量磷,数据采用SPSS软件分析。结果: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随着轮作年限的增加而增加,真菌则...
关键词:丹参栽培 土壤微生物 变化特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