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效应

作品数:3392被引量:32547H指数:7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范成新刘国锋龚晓南吴丰昌宋党育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气中氨基酸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地学前缘》2025年第3期196-206,共11页吴礼彬 白景淇 赵青茈 傅平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75097,41905110)。
氮循环是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活动强度升高导致全球活性氮的排放增多,使得氮循环过程失衡,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氮是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分,包括氨基酸在内的大气有机氮对氮循环和环境变化有重要影响。本文对大...
关键词:氨基酸 大气气溶胶 时空分布 来源 环境效应 氮循环 
红壤关键带质子产生和消耗及其环境效应综述
《地学前缘》2025年第3期231-247,共17页杨金玲 董岳 冯文澜 张昊哲 张甘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77312);科学技术部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22FY100202)。
红壤在我国农业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红壤关键带实质上是红壤区域自然和人为共同作用下由水-土-气-生-岩构成的地球表层系统。本文综述了红壤的酸化现状、红壤关键带中质子(H^(+))产生和消耗的过程与机制,以及这些过程...
关键词:酸化 酸缓冲机制 矿物风化 氮转化 元素循环 
基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贵州省生态环境效应空间分异特征研究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5年第2期165-176,189,共13页万海峰 蒙友波 陈洋 罗洁琼 赵祖伦 李剑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01239);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基础-ZK[2022]一般277)。
分析不同尺度下贵州省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环境效应的空间分异特征,为优化该地区土地利用结构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基于贵州省1985—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计算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对长时间序列土地利用变化...
关键词:土地利用 生态环境质量 空间分异 贵州省 
南海西部及珠江口海水和大气单环芳烃(BTEX)的分布、来源及环境效应评估
《渔业科学进展》2025年第2期27-39,共13页王祖甜 徐锋 王雪 王健 乔浩 吴谨巍 张洪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76082;42276042);崂山实验室科技创新项目(LSKJ202201701)共同资助。
以苯、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和邻二甲苯(即BTEX)为代表的单环芳烃是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组分,因其在二次有机气溶胶和臭氧形成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而备受关注。然而,由于缺乏足够的观测数据,海洋中BTEX的来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环...
关键词:单环芳烃 海–气交换 环境效应 南海西部 
基于环境效应视角的储能经济性研究
《人民长江》2025年第3期18-23,共6页刘兴举 田思源 丁光旭 甘恒玉 寇仲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3004402)。
为了探究储能的环境效益、促进储能规模化发展,通过将储能纳入绿证市场和碳市场,提出了储能参与绿证市场和碳市场的计量方法,建立了基于环境效应视角的储能经济效益模型。结合中国各区域电网的排放因子,对储能的经济性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储能经济性 环境效应 抽水蓄能 电化学储能 绿证市场 碳市场 
碳交易试点政策减排效应实证评估及机制分析
《中国环境科学》2025年第3期1674-1685,共12页陈操操 于凤菊 张悦 刘耕源 王新爽 郑恺昀 胡婧 王立波 宋丹 胡永锋 孙粉 孙大利 马宁 
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资助项目(Z22110000522202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001380,72073017)。
基于2000~2021年中国30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将碳交易政策视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系统评估了其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碳交易政策后,试点地区碳总量下降13.2%,碳强度和人均碳排放分别下降21.3%和17.2%.受碳交易政...
关键词:碳排放权交易 多期差分模型 环境效应 碳中和 
流通业数字化发展的环境效应——基于减污降碳协同治理视角
《商业经济研究》2025年第4期91-95,共5页热孜燕·瓦卡斯 刘恒羽 
现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践行高质量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减污降碳协...
关键词:流通业 数字化发展 环境效应 减污降碳 空间溢出 
纳米塑料颗粒的形成及对环境效应的研究进展
《中国粉体技术》2025年第1期87-97,共11页张珍明 肖进男 靳芙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2367031;贵州省百层次人才项目,编号:GCC[2023]062;贵阳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23]13-13。
【目的】探讨粒径小于1μm的纳米塑料颗粒在环境中引发的环境效应。【研究现状】对纳米塑料颗粒与污染物的联合毒性效应及毒性机制进行系统概述;总结纳米塑料颗粒的来源、形成途径,对动、植物等造成的危害,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
关键词:纳米塑料颗粒 环境效应 毒性机制 环境行为 
优化环保财政政策 助力美丽中国建设——评《环保财政支出政策的环境效应及优化策略研究》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李春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一直以来,中国围绕生态环境问题展开战略性布局,从“双碳”目标到明确绿色转型“路线图”,无不需要财政政策的大力支持。其中,环保财政支出政策作为干预和解...
关键词:财政政策 绿色转型 环境效应 良好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问题 实施效果 环保财政支出 路线图 
黄河三角洲“三生空间”多情景模拟及生态环境效应
《应用生态学报》2025年第2期365-375,共11页朱亚杰 栗云召 唐紫微 刘言智 闫畅 白云逸 周迪 王书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联合基金项目(U2006215);鲁东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IPGS2024-073)资助。
探究未来多情景下“三生空间”及生态环境效应演变对于协调国土空间规划、改善环境质量等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基于2000、2010及2020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数据,通过生态环境质量、生态贡献度分析该区“三生空间”和生态...
关键词: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多情景模拟 PLUS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 生态环境效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