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卫汗之可也

作品数:19被引量:2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郭选贤马振兴顾伟民王彤谢忠礼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贵州中医药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89820部队医院湖州市中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上海中医药杂志》《中医药学报》《中国民间疗法》更多>>
相关基金:北京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叶天士温病论治“在卫汗之可也”发微
《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年第5期12-14,共3页段学清 朱晨 田维毅 
贵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YCXKYB2023016)。
温病的卫气营血辨证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在卫汗之可也”是卫分证的治疗总则,长期以来对温病卫分证的治疗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要更好地理解这一治则,首先要弄清“在卫”“汗之”“可也”的含义。只有深刻理解这一治则的关键所...
关键词:温病 卫分 发汗 临床应用 现状 挑战 
叶天士“在卫汗之可也”思想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
《中国民间疗法》2023年第24期1-4,共4页陈沥弘 刘志伟 刘进哲 罗晨煜 倪青 
贵州省“十四五”中医药、民族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黔中医药函[2021]95号-6);2021年贵州省中医儿科诊疗中心建设项目(黔中医药函[2021]58号);2021年度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民族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课题(QZYY-2021-036);2021年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黔教函[2021]113号);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内科研项目(GZEYK[2020]4号);贵州中医药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贵中医教学工程合字[2021]05号)。
“在卫汗之可也”是叶天士提出的温邪侵犯人体卫分的治则。叶天士认为“卫分证”之“汗”法非辛温发汗法,实为辛凉解表透汗之法。在临床中应用银翘散治疗小儿温热病卫分证,可起辛凉解表透汗之功,临床疗效确切。该文通过对叶天士“在卫...
关键词:在卫汗之可也 温热病 卫分证 辛凉解表法 银翘散 儿科 叶天士 
从“在卫汗之可也”探析秦伯未温病汗法的应用被引量:3
《吉林中医药》2021年第6期730-733,共4页陈一凡 李雁 温雅璐 曾燕鹏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EC1704100,2018YEC1704101);北京中医药薪火相传3+3工程项目(2020-SZ-A-47);北京中医药新奥奖励基金课题经典传承(文献)研究(2018-XAJLJJ-003)。
“在卫汗之可也”出自叶天士《温热论》,本文从“在卫汗之可也”出发,结合秦伯未老先生对温病卫分证诊治的相关论述,分别对“在卫”“汗之”“可也”进行梳理及探析,旨在阐明秦伯未在温病卫分证中汗法的应用,为现代中医临床温病学相关...
关键词:在卫汗之可也 秦伯未 温病 
也谈“在卫汗之可也”被引量:2
《国医论坛》2018年第6期25-26,共2页高静静 陈毅恒 王小雪 李娜 岳广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573846);中央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YZ-1727)
文章分析论述了温病卫分证的病机实质上是温邪侵扰脏腑,引起脏腑功能失常进而影响到卫气的生成和输布,而非温邪侵袭人体肌表。本文认为发汗是透邪外出的主要途径,无论辛温发汗还是辛凉清透,其目的都是使邪随汗解。辛温发汗与辛凉清透都...
关键词:在卫汗之可也 卫分证 气分证 发汗透邪 理论探讨 
浅谈“温病忌汗”与“在卫汗之可也”之统一被引量:4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年第10期815-816,共2页席崇程 王彤 
北京社会科学基金研究基地项目(No.16JDZXB002)
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起病急骤、热象偏重、传变迅速、易化燥伤阴,甚至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的一类外感急性热病,属于广义伤寒的范畴。卫分证是温病的初起阶段,指温邪初犯人体,肺卫功能失调所表现出来的证候类型。
关键词:温病 温病忌汗 在卫汗之可也 辛凉解表法 辛温配辛凉解表法 
浅议“在卫汗之可也”被引量:3
《国医论坛》2014年第1期64-64,共1页徐超男 万强 
温病的卫气营血辨证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在卫汗之可也"是卫分证的治疗总则。而要更好地理解这一治则,首先要弄清何谓"汗之","汗之"是不是汗法,何谓"在卫","在卫"是不是在表。只有深刻理解这一治则的关键所在,才能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在卫汗之可也 汗之   
解读“在卫汗之可也”之“卫”、“汗”被引量:3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年第11期1260-1260,共1页杨晓慧 
"卫"、"汗"为卫分证治疗的关键词,常与《伤寒论》中表证、发汗等同,通过对《伤寒论》、《黄帝内经》类似词句对比研究,认为"在卫汗之可也"之"卫"应释为温邪初犯人体、肺卫功能失调所出现的证候类型,"汗"应解为辛凉、清解疏卫法。
关键词:温热论 在卫汗之可也   
识“在卫汗之可也”——谈汗法在温病中的临床运用被引量:4
《江西中医药》2011年第8期5-6,共2页邓天润 
"在卫汗之可也"是清代医家叶天士创立的治疗温病的根本大法之一。意旨温热病邪所致的各种卫分证,通过汗法,可以祛除表邪而解除表证,从而切断温邪内陷之变。
关键词:温病 汗法 卫分表证 
再论“在卫汗之可也”被引量:3
《新中医》2011年第12期7-8,共2页张晓艳 谢忠礼 郭选贤 
“在卫汗之可也”见于叶天士《温热论》第8条,后世将本句视为卫分证的治疗原则,然而对该条文的理解众医家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多次拜读学习后,对此条文的理解尚感有未尽之处,现试述如下,恭请同道指正。
关键词:叶天士 《温热论》 卫分证 太阳病 汗法 
小议“在卫汗之可也”
《中医药通报》2010年第6期33-33,32,共2页蔡鸿彦 
"在卫汗之可也"是温病邪在卫表的治疗大法,"汗之"非方法乃是目的,辛凉清解,宣郁达邪,微汗病解。临床不可过早应用寒凝,宣郁给邪以出路是其应用要旨,后学当学而思之。
关键词:《温热论》 汗法 宣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