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玉

作品数:93被引量:112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石荣传刘尊志何元庆郑建明陈杰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郑州大学上海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葬玉“一隅至周身”的变化与礼法秩序的关系研究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4年第14期28-30,共3页张林焰 
自史前时代至历史时代,葬玉相对于尸身的位置,从最初散漫堆积在一隅逐渐变化为有序包覆在周身,与之相应的葬玉制度于新石器时代具备雏形,在夏商周时代受礼制文明的推动发展成熟,至汉代进入黄金时代达到极致,之后因玉器的世俗化而逐渐消...
关键词:葬玉 葬玉制度 礼法秩序 礼制 等级制度 
玉蝉犹在朱颜改
《中学生百科》2024年第14期46-47,共2页张鑫 芋茶(图) 
中国人历来爱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玉石温润光滑,却又质地坚硬,恰如中国人所推崇的君子品性,既谦恭有礼,又不乏一身朗朗傲骨。正所谓“玲珑一拳石,静看无稀奇。淡然若君子,底色生光辉”。中国古人不仅在生前佩玉,彰显自身的高风亮节...
关键词:葬玉 君子 玉石 清雅 高风亮节 
永恒包孕一切时间
《中学生百科》2024年第14期48-49,共2页LiLi 芋茶(图) 
参观博物馆,看到了一只陪葬的汉代玉蝉。蝉头大眼,身翼窄小成细长倒梯形,头部中央有孔,用来穿绳。玉蝉表面,琢磨得平整洁净,线条异常挺秀,刀法简练,粗扩有力。这只玉蝉,是葬玉中的口玲。古人以蝉的羽化喻人能重生,将玉蝉放于死者口中称...
关键词:玉蝉 葬玉 倒梯形 生理习性 博物馆 吸风饮露 
汉代葬玉 金玉比乎身
《中华遗产》2024年第2期110-119,共10页钟春晖 
蕴含天地之精华的美玉,是能量和生命力的象征——生前涵养德性,死后襄助重生。对玉石最幽远深刻的表达,要从汉代墓葬里去寻。1968年夏,在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今满城区)陵山上,发现两座西汉大墓,墓主人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和王后窦。在刘...
关键词:汉代墓葬 墓主人 棺床 葬玉 金缕玉衣 河北省保定市 满城县 汉白玉 
从河南看中国 52项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4项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中华遗产》2023年第11期8-15,共8页
缀玉覆面 死而膜目。自20世纪50年代始,考古人员在三门峡上村岭发掘出大量文物,此即著名的西周號国墓地,其等级齐全、排列有序、保存完整。1990年、1991年先后发掘號季墓、號仲墓,连续两年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號季墓(M2001墓)...
关键词:考古新发现 葬玉 考古人员 玉覆面 周代礼俗 考古发现 
文化寻根:探析周汉唐玉文化变迁的历史渊源
《天工》2023年第25期85-87,共3页张宇涛 
周、汉、唐三朝玉器都围绕着“礼”字发展,只是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在对三朝服饰类玉器的研究中发现,统治者都将玉器作为一种礼器使用,用以规范社会秩序,区地位、别尊卑。周代的组玉佩是以组件的多少来区别佩戴者地位的高低;汉代玉衣只有...
关键词:周代礼玉 组玉佩 汉代葬玉 金缕玉衣 唐代玉带銙 
君子质玉 两汉玉印的收藏价值蠡探
《中国拍卖》2023年第8期62-64,共3页蔡典娉 赵宏 
两汉印章作为中国玺印与篆刻史上的大宗,其学术价值与艺术价值自不待赘述。其中,以美玉为质的两汉玉印,由于学术与艺术价值不菲,成为汉印中的典范之作。近年来,随着两汉玉印的不断出土,其所蕴含的独特佩玉风俗、葬玉风尚等文化内涵逐渐...
关键词:汉玉印 佩玉风俗 葬玉葬俗 艺术价值 收藏价值 
两汉时期丧葬玉器文化及其艺术特征研究——以商丘博物馆馆藏金缕玉衣为例
《东方收藏》2023年第7期17-19,共3页程潇 
在中国古代丧葬文化中,玉器的使用至关重要。两汉时期,受黄老道家思想的影响,使得丧葬玉器的生产和使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金缕玉衣是中国古代最为珍贵、最具代表性的丧葬玉器之一。文章以商丘博物馆收藏的金缕玉衣为例,探讨...
关键词:丧葬玉 金缕玉衣 文化遗产 
浅谈汉代葬玉品种及盛行原因
《收藏与投资》2023年第6期27-29,共3页刘大平 孙娜娜 安梅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学研究项目;陕西旬阳“鸡血石”宝石矿物学特征研究(19JK0100);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校级课题;疫情背景下实验教学管理对策研究(JG202228)。
葬玉是古人为了祈求冥福而专门研制的玉器品种,最早出现于西周时期,汉代达到顶峰。汉人为保护尸体不朽,羽化升仙发明了一套形制完善的葬玉系统,包含了玉衣、玉九窍塞、玉琀、玉握等丰富多样的葬玉品种。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黄金时期...
关键词:汉代背景 葬玉品种 盛行原因 
春秋秦墓的葬玉文化——以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品为例
《收藏家》2023年第6期20-25,共6页赵青 罗天艺 
陕西历史博物馆科研课题“陕西历史博物馆藏东周秦文化遗存发掘品的整理研究与编目”(课题编号:GJ2021027)阶段性研究成果。
葬玉是专门为丧礼制作的器物。成体系的葬玉礼仪在西周时期形成,春秋时期,秦人接收了周人的葬玉文化观念并发展出具有本土特色的葬玉体系。本文对陕西历史博物馆藏一批具有代表性春秋秦墓出土的葬玉,进行分类整理与介绍。
关键词:春秋秦墓 秦式葬玉 葬玉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