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文学

作品数:371被引量:15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武能何宁叶隽刘永强叶雨其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留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学教育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基于语料库的《旅人》文体学探析
《文学教育》2022年第9期27-29,共3页赵轩 
语料库文体学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是语料库语言学与文体学相结合的新兴研究领域,为文学研究提供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全新研究范式。本文自建《旅人》德文原文语料库,使用分析软件Ant Conc对语料库进行检索,在数据结果的基础上结合时代...
关键词:语料库文体学 《旅人》 德语文学 
德语文学普及程度不高的原因分析
《文学教育》2017年第20期128-129,共2页刘雨濛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德语文学普及现状调查分析及建议"(项目编号:201710055010);本文为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相较于英、法、俄等其它西方文学,德语文学在我国普及程度不高。本文试从德语文学自身固有的特点、德语文学作品的翻译、出版等方面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德语文学 普及程度 
关于德语文学中的主体性问题研究
《文学教育》2017年第10期28-29,共2页公斐 
文学创作挖掘人存在的意义,着眼于对主体性的探求。与此同时,文学批评的主体性也极为重要,在确立文学批评的根本性价值指向的基础上,对文学批评者自身的独立性和主体意识提出了很高要求。本文从作为创造主体的作家、作为文学对象主体的...
关键词:德语文学 主体性 研究 
新主体性德语文学与彼得·汉特克的旅行小说被引量:2
《文学教育》2014年第1期24-25,共2页张赟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德语文学界褪去政治色彩,回归发现真实、重言自我的"新主体性"风格。在此期间,当代奥地利作家彼得·汉特克(PeterHandke,1940-)发表了一系列旅行小说,通过旅行主题的设置和旅行故事的铺展让感知真实、认识自我与世界的...
关键词:新主体性 自我 旅行小说 
《浮士德博士》出版国内首个中译本
《文学教育》2012年第11期160-160,共1页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德国著名作家托马斯·曼晚年的鸿篇巨制《浮士德博士》国内首个中译本近日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该书由曾经留学德国的学者罗炜先生花费10年之功翻译而成。《浮士德博士》在国内德语界、文学界知名度极高,翻译难...
关键词:上海译文出版社 《浮士德博士》 中译本 国内 诺贝尔文学奖 德语文学 著名作家 托马斯 
瑞士作家弗里施作品推出中文版
《文学教育》2012年第3期160-160,共1页
近日,瑞士当代国宝级作家马克斯·弗里施作品集由重庆大学出版社整体推出。马克斯·弗里施(1911-1991),瑞士大作家、诗人、剧作家,是二战后德语文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迪伦马特并称为德语文学的双子星座。
关键词:剧作家 作品集 瑞士 中文 诺贝尔文学奖 德语文学 大学出版社 代表人物 
斯蒂芬·茨威格的小说艺术被引量:2
《文学教育》2007年第3期92-95,共4页李晓君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Zweig,1881-1942)是20世纪驰名世界文坛的奥地利作家,也是近代德语文学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以德语的创作赢得了不让于英、法语作品的广泛声誉"
关键词:斯蒂芬·茨威格 人道主义者 人道主义思想 罗曼·罗兰 作品 作家 德语文学 创作 心理描写 小说艺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