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后除极

作品数:15被引量:4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曾繁典杨晓燕张桂清曾秋棠蒋桔泉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福建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相早后除极(132)
《临床心电学杂志》2018年第4期313-313,共1页
心肌细胞动作电位2相发生的后除极称为2相早后除极。当2相平台期有较大的内向电流时可使平台期延长,进而使L型钙通道(ICa-L)再次激活,形成心肌细胞的早后除极。其不需要肌浆网的自动钙释放,钠、钙内向电流的激活等。因此,ICa-L的再激活...
关键词:早后除极 心肌细胞动作电位 L型钙通道 内向电流 再激活 钙释放 肌浆网 
克拉霉素致室性心律失常的观察及部分机制探讨被引量:2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7年第3期247-250,共4页王冠 白融 王金丽 阮磊 吴晓芬 全小庆 张存泰 
目的探讨克拉霉素致室性心律失常的机制。方法 30只健康新西兰长耳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剂量组(克拉霉素1倍血药浓度)和大剂量组(克拉霉素10倍血药浓度)组,每组各10只制作兔左室楔形心肌块模型。采用浮置玻璃微电极法同步记录各组内...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 克拉霉素 室性心律失常 早后除极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2相早后除极诱发时空湍流的抑制方法被引量:8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5年第11期1-7,共7页赵会晶 王志恒 唐永洪 席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271661,30870659);教育部回国留学基金项目(第 40 批)
针对心肌细胞膜电位振荡的早期后除极(EAD)诱发的湍流,提出了恒定电场和周期电场两种湍流消除方法并对其效果进行了比较。基于LR91单细胞模型构建了一块包含400×400个细胞格点的二维组织,并通过将K+电流门控变量时常数和Ca2+电流...
关键词:早期后除极 湍流波 除颤 电场 计算机仿真 
加替沙星致室性心律失常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5年第8期891-894,共4页王冠 白融 阮磊 何炜 全小庆 吴晓芬 张存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0973601)
目的:探讨临床广泛使用的第四代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加替沙星致室性心律失常的机制。方法:制作兔左室楔形心肌块模型,将30只健康新西兰长耳兔随机分为正常组、加替沙星组和低钾低镁组(低钾组),每组各10只。正常组灌流正常台式液,加替...
关键词:心律失常 心室肌 加替沙星 早后除极 尖端扭转型室速 
硫化氢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早后除极和触发活动的影响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第1期1-3,共3页刘慧霞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科研项目;项目编号:H09K01
目的探索硫化氢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豚鼠乳头肌早后除极及触发活动的影响。方法应用细胞内玻璃微电极技术记录豚鼠乳头肌动作电位,用异丙肾上腺素诱发早后除极和触发活动,观察硫化氢对早后除极和触发活动的影响。结果 1)含异丙肾上腺素(5...
关键词:硫化氢 早后除极 触发活动 
正常心肌除极及早后除极介导的双波传导及其意义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2年第2期106-110,共5页周益锋 
最新研究报道了一种新的动作电位扩布(波传导)方式:特殊情况下同一均匀组织可以同时存在钠通道(INa)和L型钙通道(ICa-L)介导的性质完全不同的波传导,且两种波能够转换,类似双稳态系统。这种双波传导是早后除极介导的心律失常...
关键词:双波传导 早后除极 心律失常 
家兔右室流出道心肌细胞的L-型钙电流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2年第3期196-202,共7页梁生辉 林晨晖 李源 刘泰槰 王焱 
特发性室速主要起源于右室流出道(RVOT),目前对于此类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还不清楚.已有临床报告指出,源于右室流出道的心律失常,可能是基于触发性机制.但迄今为止,由于技术上的困难,对RVOT心肌细胞的实验研究极少,尚无法证实所推测的机...
关键词:心律失常 室性心动过速 右室流出道心肌细胞 L-型钙电流 早后除极 触发活动 膜片钳 
离体兔肺静脉肌袖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被引量:1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第32期4064-4066,共3页刘俊辉 李源 刘泰槰 黄卫斌 
厦门市重大疾病研究项目(A0000275)
目的应用常规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技术,研究家兔肺静脉肌袖(PVC)电生理特性,观察PVC与左心房心肌细胞(LAC)之间的电传导现象,探讨肺静脉起源的阵发性房颤的发生机制。方法 50只健康成年家兔,获取肺静脉及相连左房心肌组织,应用常规微...
关键词:常规玻璃微电极 肺静脉肌袖 左心房 心肌细胞 动作电位 早后除极 
蒲肯野纤维在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和维持中的作用及机制被引量:3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年第11期1068-1071,共4页李威 李毅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0154)
心脏蒲肯野纤维(purkinje fiber,PF)由于有着独特的解剖位置、细胞结构和电生理特征,在电冲动向心室肌的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来的研究证实,PF在诸多疾病类型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心室颤动(室颤)中起触发和(或)维...
关键词:室性心律失常 蒲肯野纤维 异常自律性 心室颤动 室性心动过速 早后除极 折返机制 触发活动 
早后除极
《临床心电学杂志》2010年第4期313-313,共1页
早后除极(EAD)是指发生在前触发节律点动作电位复极的2位相(1型)或3位相(2型)的一次新的除极,与4位相自动化除极形成的主动除极全然不同(图A、B)。
关键词:早后除极 动作电位复极 自动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