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诗歌创作

作品数:52被引量:2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仁香于树军冯雷段从学王荣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北科技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国外文学》《长安学刊》《楚雄师范学院学报》《文教资料》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叙事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民间文学与张志民的早期诗歌创作
《文艺理论与批评》2016年第2期102-105,共4页冯雷 
2014年度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面上项目"北京地标:文人故迹与文学意象中的城市文明"[SM20140009001]的阶段成果
张志民是文学史予以关注和称赞的作家,他1940年代创作的长篇叙事诗《王九诉苦》(1947)、《死不着》(1947)和《野女儿》(1948)等在解放区产生了广泛影响。进入当代之后,他的创作仍保持了相当的活力,不断尝试驾驭新的题材与形式,体...
关键词:民间文学 诗歌创作 张志民 早期 长篇叙事诗 40年代 艺术自觉 诗歌艺术 
民间文学与张志民的早期诗歌创作
《诗探索》2016年第1期148-155,共8页冯雷 
2014年度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面上项目“北京地标:文人故迹与文学意象中的城市文明”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SM20140009001
张志民是文学史予以关注和称赞的作家。他四十年代创作的长篇叙事诗《王九诉苦》(1947)、《死不着》(1947)和《野女儿》(1948)等在解放区产生了广泛影响。进入当代之后,他的创作仍保持了相当的活力,不断尝试驾驭新的题材与形式...
关键词:诗歌创作 民间文学 张志民 早期 长篇叙事诗 文学与政治 四十年代 艺术自觉 
沉钟之声:“将真和美的歌唱给寂寞的人们”——论冯至早期的叙事诗创作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41-43,共3页王荣 
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 ,冯至的诗歌创作及作品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中 ,他早期的现代叙事诗创作以及所形成的浪漫情调型叙事诗艺术风格 ,为中国现代叙事诗艺术形式的成熟及发展提供了新的典范 ,其作品在叙事结构及文体形式或方面的创...
关键词:现代文学 叙事诗 冯至 早期诗歌创作 艺术风格 叙事结构 文体形式 
绿色的歌——简评刘祖培早期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第1期53-58,17,共7页马旷源 
刘祖培的诗多写于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期,是诗人青年时代的产物,结集为《阿佤山和澜沧江的歌》(云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年版)。以后,诗人改行写小说去了,而且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绩,已经出版的就有长篇小说《密林》、《姐哨》,短篇小...
关键词:诗歌创作 艺术特色 刘祖培 叙事长诗 短篇小说集 人民文学 并非游戏 艺术风格 阿佤山 边疆少数民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