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雷

作品数:46被引量:10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方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诗歌诗歌印象后革命诗歌创作艺术自觉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名作欣赏(上旬)》《北方文学(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更多>>
所获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寻访邓中夏在北京的遗迹
《新华月报》2023年第22期100-105,共6页冯雷 
今年是五四运动重要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人运动的早期领导人之一邓中夏英勇就义九十周年。从1917年考人北大到1923年被迫离京,邓中夏在北京生活、工作了大约六年,正是在这六年当中,在李大钊等人身旁,邓中夏亲历“五四”,深入劳...
关键词:邓中夏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中国工人运动 组建工会 英勇就义 早期领导人之一 五四运动 李大钊 
新时代诗歌的变化与趋势
《诗刊》2023年第21期52-59,共8页冯雷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在步入新时代这十年的历程当中,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关口,诗歌也呈现出不少新变化、新动向、新趋势。虽然由于缺乏必要的历史沉淀,难以充分地把“新时代诗歌”历史化,但仍然可以较为清晰地感受到诗歌...
关键词:文变染乎世情 历史沉淀 新变 大变局 历史关口 理解诗歌 
“小长诗”的艺术可能与文本探索——兼评陈亮的《桃花园记》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5期46-52,共7页冯雷 
2019年度北京市教委社科计划一般项目(项目编号:SM201910009001);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8YJC751013)。
近年来,长诗创作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对话,有的人强调长诗写作的崇高感和包容力,有的人则对一味追求“大诗”式的创作提出批评,还有的人提出了“小长诗”这一命题。以这些争论为背景,陈亮的新作《桃花园记》非常值得关注。这部作品不...
关键词:《桃花园记》 陈亮 长诗 艺术反思 
“穿透我穴杂晦暗的湖泊”——罗添诗歌印象
《广西文学》2022年第10期76-76,共1页冯雷 
罗添的诗总体上让人觉得有一股“狠”劲儿,他的诗里经常会出现和“创伤”“苦痛”相关的意象、表达,比如在《蚂蚁之砀》和《隐秘书》中。罗添似乎在不断寻找恰切的方式来整理、呈现内心的某种紧张感。《蚂蚁之砀》从“一只被烤焦的蚂蚁...
关键词:紧张感 蚂蚁 晦暗 
是山,是水,是心灵的纹路——吴灵词诗歌印象
《广西文学》2022年第7期81-81,共1页冯雷 
细细品读不难发现,在吴灵词的这组《太阳树》中,山水、绿植意象特别丰富,那“树叶的脉络”(《太阳树》)、“青筋的枝蔓”(《种下杉木的女人》)或许正为人们指明了进入吴灵词诗歌的小径。在《请用一条河流纪念我》中,“我”“站在山谷之...
关键词:野百合 洋紫荆 《桥》 蒲公英 诗歌 
悲怆的抒情怪诞的想象——蒙胤乾诗歌印象
《广西文学》2022年第1期78-78,共1页冯雷 
区区五首诗当然难以窥得蒙胤乾当前创作的全貌,不过从这五首诗似乎也能看得出蒙胤乾的两幅诗歌笔墨、一层心灵底色以及他已现雏形的诗歌建构能力."布努瑶"是瑶族的重要分支,《布努,献诗七月》(以下简称"《布努》")是诗人确认自己"瑶族儿...
关键词:怪诞 献诗 布努 瑶族 身份 抒情 诗歌 
先锋:自序曲之后——论林莽诗歌创作的艺术自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158-163,共6页冯雷 
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北京现代文学遗迹研究”(18YJC751013);2019北京市教委社科一般项目“北京现代文学遗迹研究”(SM201910009001)的阶段成果;2018年度日本学术振兴会Postdoctoral Fellowships for Research in Japan Program的资助。
林莽的诗歌创作始于“白洋淀”时期,从起步期开始,他的创作便体现出“诗画相通”的艺术特色,包括在日后成熟期的创作中,与美术构思深深相通的画面美都一直是林莽创作的主要特征之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一系列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林...
关键词:林莽 白洋淀 先锋诗歌 艺术自觉 
精致的抒情,成长的寓言--林长芯诗歌简评
《广西文学》2021年第5期95-95,共1页冯雷 
说起来,林长芯也已经是而立之年了,但读他的诗却总感觉他童真未泯,这恐怕和他作品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有关。《春夜漫笔》里,"我"在"春夜"和"雨水"中感到"百无聊赖",一面嗔怪"油菜花少不更事",一面期待着富于生机的"春耕"与"青草"。《邻...
关键词:卡农 油菜花 抒情主人公形象 
“旧物的光晕”与“古典主义情境”——熊志彪《旧物的光晕》简评
《广西文学》2021年第1期87-87,共1页冯雷 
读到熊志彪《旧物的光晕》不禁让我想起了戴望舒的《我底记忆》(1929),并由此找到了进入熊志彪创作的门径。熊诗和戴诗有不少可以拿来比较的地方,比如说二者抒情的核心都是"那些驳杂的记忆",二者抒情的方式似乎都是在论证"旧的事物中也...
关键词:戴望舒 《我底记忆》 光晕 古典主义 诗情 日常生活 
“不羁放纵爱自由”——艾青的北京“心灵史”
《传记文学》2020年第10期48-57,共10页冯雷 
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北京现代文学遗迹研究”(18YJC751013);2019年度北京市教委社科计划一般项目“北京现代文学遗迹研究”(SM201910009001)的阶段成果。
1938年1月27日,一列由汉口开往潼关的五等铁皮卧车进入河南渑池境内,望着远处山峦苍茫、河川封冻的景色,"国破山河在""烽火连三月"的复杂情感笼罩着整节车厢,趴在窗边的端木蕻良不禁失声叹息道:"北方是悲哀的。"抵达潼关之后,艾青提笔写...
关键词:《黄金时代》 端木蕻良 艾青 心灵史 科尔沁草原 萧红 聂绀弩 扫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