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诗

作品数:261被引量:2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祝秀权汪冲王家新周苇风张克锋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淮阴师范学院江苏师范大学中国作家协会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珠江献诗
《黄河.黄土.黄种人》2024年第24期19-22,共4页胡金华 
流放与赦归的心路之旅
《十几岁》2024年第31期50-50,共1页曹勇 
这首诗是李白流放途中、遇赦返回之时所作。我们说起李白,似乎总会想到“浪漫”“飘逸”“自由”等词语。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不羁的诗仙,一生都困于各种苦难之中。李白离开故土,“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内心一直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渴望...
关键词:玉真公主 政治抱负 翰林院 李白 远游 诗仙 流放 献诗 
献诗或者颂歌——给烟台张裕葡萄酒
《走向世界》2024年第44期50-53,共4页韩宗宝 
先秦纳言、献诗以谏制度与“采诗观风”话语的形成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4期155-155,共1页颜敏 
周代出纳言制度渗透着周代行政职官体系,是民间音乐性言说被大量采集,进入官方礼乐系统的基础。出纳事人是承担出政令、纳民言这一普遍性职责者的统称,在履行职能的过程中会采集讴、歌、谣、诵等音乐性言说。周共王时,出纳事人正式承担...
关键词:采诗观风 献诗 音乐性 纳言 履行职能 周王室 言说 周代 
地域总集视域下的女性书写价值——以清代女诗人路凌波为例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96-105,共10页李芊雨 
2022年国家社会科学重点项目:文学地理学视域下明清陕西诗文总集研究(22AZW013)。
女诗人路凌波的一生可划分为四个时期:少年时悠闲无忧,青年时相思哀愁,中年时困苦悲痛,老年时洒脱淡然。具有艺文志性质的清代陕西三原地域诗歌总集《原献诗录》收录其诗作50首,借此现象可以观察地域总集中女性书写的文化价值:既是明清...
关键词:地域女性文化 地域诗歌总集 女性书写 路凌波 《原献诗录》 
说《文选》祖饯诗(四题五首)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4年第3期116-120,共5页顾农 
《文选》按文体编次,“诗、赋体既不一,又以类分;类分之中,又以时代相次”(《文选序》)。其中诗的部分,即再细分为补亡、述德、劝励、献诗、公讌、祖饯、咏史等类。“祖饯”现在谓之“饯行”,即为朋友送别时请他吃一顿饭;而其前身是祭...
关键词:《文选》 《文选序》 祖饯 《四民月令》 咏史 献诗 编次 律历志 
先秦纳言、献诗以谏制度与“采诗观风”话语的形成
《国际儒学(中英文)》2024年第1期74-86,186,共14页颜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两汉之际社会转型与文学演进研究”(19AZW007)。
周代出纳言制度渗透着周代行政职官体系,是民间音乐性言说被大量采集,进入官方礼乐系统的基础。出纳事人是承担出政令、纳民言这一普遍性职责者的统称,在履行职能的过程中会采集讴、歌、谣、诵等音乐性言说。周共王时,出纳事人正式承担...
关键词:纳言 采诗观风 献诗以谏 《诗经》 
怀化献诗
《黄河.黄土.黄种人》2023年第21期6-9,共4页曹宇翔 
论“春秋赋诗”之“赋”的诗学话语方式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105-111,共7页李鹏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汉魏佛教诗学研究”(18AZW006);安徽高校协同创新项目“中国经学诗学史”(GXXT-2021-045);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汉末瘟疫对政治、文学的影响”(2022AH052404)。
“赋”字出现伊始即含有制度性色彩,衍生于宗庙献诗的“春秋赋诗”活动则继承了这种制度性和礼仪性。“赋诗”作为外交或论政的重要途径,产生出一整套言说方式,并对后世诗学产生了深刻影响。“主文谲谏”的功能表达、“断章取义”的内...
关键词:春秋赋诗 宗庙献诗 主文谲谏 断章取义 引譬连类 
《诗经》“二雅”诗篇的渊源及分类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7期79-88,共10页夏德靠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语录类文献整理与儒家话语体系建构及传承的研究(20&ZD265)。
有关《诗经》“二雅”的分类,应注意“雅”字义及雅诗生成的考察。作为一种乐器的“雅”,本身与音乐有着紧密的联系。《大雅》《小雅》又作《大夏》《小夏》,“夏”字原本是一种“舞”,而《大夏》是歌颂禹之功德的乐舞,《九夏》属于诗...
关键词:“二雅” 乐语 采诗 献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