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陶器

作品数:37被引量:261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化学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李家治吴小红王涛潘岩张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相关期刊:《大观(论坛)》《陶瓷学报》《地球环境学报》《陶瓷科学与艺术》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考古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中国东北北部地区旧-新石器时代过渡的文化生态研究被引量:6
《考古》2022年第3期59-68,共10页岳健平 李有骞 杨石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环日本海北部地区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文化遗存综合研究”(项目编号20CKG003)的阶段性成果。
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长期以来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21世纪以来,得益于相关考古遗存的大量发现与研究系统开展,我国华南、华北和东北南部等地旧-新石器过渡及相关问题的认识逐渐深化,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中国东北北部地区主要包括吉...
关键词:中国东北 旧-新石器时代过渡 石器技术 早期陶器 文化适应 
后套木嘎一期文化陶器纹饰与制法研究被引量:2
《考古》2021年第4期78-88,共11页李鹏辉 王立新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吉林大安后套木嘎遗址的发掘与综合研究”(项目编号15ZDB055)的研究成果。
2011~2015年发掘的吉林大安市后套木嘎遗址是我国东北地区史前考古的--项重要发现。该遗址的第一期遗存据碳十四年代测定,可靠的年代区间为距今12900~11100年。它与黑龙江流域俄罗斯境内的奥西波夫卡文化(Osibovka)、格罗马图哈文化(Gro...
关键词:后套木嘎一期文化 早期陶器 纹饰与制法 新石器时代 
中国早期陶器的起源及相关问题被引量:22
《考古》2017年第6期82-92,共11页陈宥成 曲彤丽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编号16CKG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陶器起源于我国长江中游南岭以北的江南丘陵地区,这些陶器均为圜底器,各方面都显示出原始的特征,伴出石核-石片打制石器,骨、角、蚌器发达。这与我国北方、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日本发现的年代稍晚、伴出细石叶的平底陶器有明显差异,但与圜...
关键词:早期陶器 起源 传播 细石叶工业 
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器的研究——兼论中国陶器起源被引量:16
《考古》1996年第5期83-91,103-104,共11页李家治 张志刚 邓泽群 梁宝鎏 
"水火既济而土合"是宋应星在其所著《天工开物·陶埏》篇中对陶器工艺基础的高度科学概括。土无水,则无粘性和可塑性,不能成形为器物。器物不经火烧,则不能成为经久耐用的陶器。因而自从人类掌握了火,水、火、土即成为人类加以利用。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早期 陶器起源 化学组成 仙人洞遗址 显微结构 罗家角遗址 烧成温度 河姆渡 可塑性 陶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