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中侏罗世

作品数:30被引量:19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卢宗盛黄其胜施璐郑常青郑小杰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更多>>
相关期刊:《甘肃科技》《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内江科技》《新疆地质》更多>>
相关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早中侏罗世延安组孢粉化石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被引量:2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5期1-9,20,共10页付清萌 刘显凤 马占荣 王永波 胡琮 徐清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172179)。
综合分析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的银探2井779~1190 m深度段的孢粉化石与测井资料,对其所指示的地层时代和所代表的古气候与古环境特征进行探讨。研究表明:银探2井779~1190 m深度段孢粉化石组合可总结为小桫椤孢-格里斯索普新叉瘤孢-脆弱同心...
关键词:孢粉化石 延安组 风化指数 古气候恢复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 
辽西牛营子凹陷中元古界推覆体以下发现早中侏罗世优质烃源岩新地层
《中国地质》2022年第4期1285-1294,共10页孙求实 宗文明 王斯佳 孙守亮 李永飞 郜晓勇 张涛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90098,DD20221664)资助。
【研究目的】一直以来辽西牛营子凹陷油气勘探的目的层为中新元古界。由于构造抬升等因素,该凹陷地表未见辽西其他盆地出露的重要油气勘探层系—侏罗系北票组。【研究方法】本次通过辽凌地1井钻探,在牛营子凹陷中元古界碳酸盐岩推覆体...
关键词:地层厘定 牛营子凹陷 北票组 早—中侏罗世 油气勘查工程 辽宁西部 
羌塘盆地双湖地区早中侏罗世过渡期碳同位素波动及成因研究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21年第4期505-511,共7页伊海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41572089)。
藏北双湖县巴岭乡地区出露一套深水相黑色页岩地层,包括下侏罗统曲色组和中侏罗统色哇组二个组地层单元。根据菊石化石控制的生物地层时代,下伏曲色组划归PliensbachianToarcian阶,上覆色哇组级代表AalenianBajocian期沉积,二者之...
关键词:下侏罗统 中侏罗统 地层界线剖面 无机碳同位素 有机碳同位素 古海洋与烃源岩 藏北羌塘地区 
羌塘盆地东部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沉积环境转变研究——来自地质浅钻岩芯的证据被引量:6
《地质论评》2021年第5期1231-1244,共14页曾胜强 王剑 陈文彬 付修根 宋春彦 孙伟 王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1702119);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DD20160159;DD20190116)的成果。
位于羌塘盆地东部的羌资-16井首次在羌塘盆地钻遇了完整的上三叠统—中下侏罗统地层,清晰的记录了盆地东部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时期的沉积环境转变。本文在对羌资-16井岩芯的野外详细观察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前期在该区实施的羌资-...
关键词:羌塘盆地 羌资-16井 沉积环境转变 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 
鄂尔多斯盆地早中侏罗世延安组软沉积物变形及成因分析被引量:1
《地质与资源》2020年第5期454-460,418,共8页冷丹凤 田坤 王彩霞 师学耀 
古地震相关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在盆地演化中具有指示盆地及其周缘构造活动的作用.在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岩心描述和野外调查过程中,于定边西南部DT3522井、安塞延河剖面中,发现并识别出软沉积物液化变形层,包括液化作用相关的枕状层、液...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 早中侏罗世 延安组 软沉积物变形 古地震 陕西省 
吐哈盆地早中侏罗世沉积演化规律分析
《内江科技》2020年第5期75-75,77,共2页来鹏 魏聚瑞 杜世涛 
本文以吐哈盆地早中侏罗世含煤岩系为研究对象,充分收集以往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成果、煤田勘探资料、石油地质及研究成果资料,对研究区进行岩相古地理背景重建、利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建立含煤层系等时层序地层格架,讨论整个吐哈盆地的沉积...
关键词:吐哈盆地 沉积演化 八道湾组 早侏罗世三工河组 水下三角洲 早中侏罗世 
库车坳陷西段北部单斜带早中侏罗世沉积相特征及其与铀成矿关系被引量:4
《铀矿地质》2019年第3期129-136,共8页许强 秦明宽 黄少华 杨烨 李娟 刘章月 何中波 郭强 宋继叶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DD2016013628; DD20190813-7);核能开发项目"准噶尔大型叠合盆地地浸砂岩型铀矿预测技术研究"联合资助
库车坳陷西段北部单斜带为向南倾的构造单斜带,早中侏罗世沉积了一套河-湖碎屑沉积体。下侏罗统塔里奇克组、阿合组、阳霞组和中侏罗统克孜勒努尔组为灰色含煤岩系,是砂岩型铀成矿有利层位。通过实测剖面、钻孔分析,识别出5类沉积相:辫...
关键词:库车坳陷 北部单斜带 早中侏罗世 沉积相 砂岩型铀矿 
河北省蔚县早中侏罗世含煤盆地聚煤规律研究
《中国科技信息》2019年第10期79-80,共2页徐士陆 孔玉梅 
早、中侏罗世下花园组含煤建造是河北省又一重要的成煤期,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北部、尚义~平泉断裂带以南,常含较为稳定的可采煤层。其中,以蔚县含煤盆地为中生代含煤建造与内陆盆地生成与演化的代表。
关键词:早中侏罗世 含煤盆地 河北省 聚煤规律 蔚县 含煤建造 下花园组 可采煤层 
秭归盆地峡口剖面中侏罗统千佛崖组古气候演化的地球化学记录被引量:7
《地质科技情报》2018年第2期50-58,共9页戴贤铎 杜远生 马千里 郭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2106)
通过对秭归盆地峡口剖面千佛崖组细碎屑岩样品的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恢复了区域内中侏罗世早期古气候的演化历程。结果显示:样品的化学风化指数(CIA)校正值的变化可分为2个阶段,在千佛崖组底部和中上部其平均值分别为82和64,微量元素风化...
关键词:古气候 早中侏罗世 地球化学 秭归盆地 
大兴安岭中部早中侏罗世花岗岩成因及构造背景被引量:4
《地质论评》2017年第B04期309-310,共2页施璐 郑常青 唐振 秦涛 马国祥 郝晓飞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1212011120654;DD20160201;DD20160201-02)的成果
近年来蒙古国和我国境内额尔古纳地块早中生代花岗岩和成矿作用的研究(Badarch et al.,2002;陈志广等,2010;唐杰等,2014;曾维顺等,2014)显示蒙古-鄂霍茨克洋板块在早中生代存在向南的俯冲,向南俯冲作用影响了中国东北额尔古纳地块中...
关键词:大兴安岭中部 早中侏罗世 花岗质岩石 岩石成因 构造背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