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籼新品种

作品数:116被引量:8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胡培松刘宜柏罗炬唐绍清金庆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学研究院江西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农业大学学报》《安徽农业科学》《农家顾问》《核农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专项基金国际原子能机构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湖南农业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早籼新品种浙207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被引量:1
《湖南农业科学》2009年第6期1-3,共3页严文潮 吴其褒 王伟成 俞法明 金庆生 
浙江省"0406"重大科技资助项目(2004C12020)
浙207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常规高产早籼新品种,2009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两年区试平均产量8.13 t/hm2,比对照金优402增产2.28%,全生育期111.8 d,比对照短0.9 d。表现出株型较紧凑,剑叶挺,分蘖力中等特征。其...
关键词:早籼稻 品种选育 浙207 高产 
中熟早籼新品种湘峰早1号的选育及开发利用技术被引量:2
《湖南农业科学》2003年第1期16-17,共2页宋仁德 杨科祥 曹庆华 朱富元 王德美 彭永东 
概述了湘峰早 1号的选育目标及过程 ,并系统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
关键词:选育 开发利用 水稻 湘峰早1号品种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高产抗病早籼新品种潭早籼4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湖南农业科学》2000年第4期15-15,共1页聂欣 黄德宗 彭校宗 
湘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中 83 - 4 9作母本 ,浙 733作父本 ,经有性杂交育成潭早籼 4号。经区试鉴定 ,该品种具有分蘖力强、长势旺、成穗率高、高产稳产、抗病性强等特点 。
关键词:早稻 潭早籼4号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优质中熟早籼新品种娄早籼10号的选育
《湖南农业科学》1999年第6期13-13,31,共2页王伦祥 王家卫 刘海熬 康林峰 罗克刚 刘近春 彭新喜 
关键词:水稻 籼稻 娄早籼10号 选育 
优质中熟早籼新品种常早籼3号的选育
《湖南农业科学》1998年第6期17-18,共2页徐庆国 伏军 
常早籼3号(原名94早816)是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采用孤雌生殖育种方法,从新型化学诱导剂TAM处理“湘早籼16号”的后代中,经多代选育于1994年育成的优质中熟偏早早籼新品种。经过近年区域试验与生产种植,表现...
关键词:籼稻 品种 早籼3号 选育 
中熟早籼新品种湘早籼23号的选育被引量:2
《湖南农业科学》1998年第2期17-18,共2页杨远柱 唐平徕 杨文才 廖松贵 龙天建 
关键词:早籼 中熟新品种 湘早籼23号 品种选育 
高产优质早籼新品种中优早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湖南农业科学》1998年第2期19-19,共1页罗炬 唐绍清 胡培松 黄发松 
关键词:早籼 新品种 中优早5号 品种选育 栽培 
湘北优质高产食用早籼新品种(组合)筛选研究被引量:1
《湖南农业科学》1998年第1期23-25,共3页刘朝友 徐淑云 邵勇 刘国金 马国辉 张玉烛 黄志农 何英豪 
国家"九五"重点攻关项目
临澧县地处湘北的澧水中下游,为武陵山余脉向洞庭湖盆地的过渡地带,年平均≥10℃的活动积温为5166.8℃,比湘东、湘中分别少396.2℃、351.2℃,年平均温度16.4℃,因而相对全省其它双季稻区,温光资源较差。加...
关键词:早籼 新品种 高产 食用 筛选 
中熟早籼新品种株早籼4号的选育
《湖南农业科学》1997年第3期21-22,共2页李必农 杨远柱 唐平徕 杨文才 石天宝 
关键词:水稻 杂交育种 籼稻 早稻 育种 
中熟早籼新品种湘早籼24号的选育研究被引量:6
《湖南农业科学》1997年第2期16-18,共3页曾德洪 彭美媛 李茂扬 郑瑞丰 姜孝成 孙桂华 
关键词:籼稻 新品种 湘早籼24号 选择育种 栽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