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音乐

作品数:17被引量:1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路广张旭儒王洁薇宋玲于巧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传媒大学上海音乐学院内蒙古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艺术探索》《音乐研究》《大众文艺(学术版)》《吉林艺术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贾达群《秋三阕》的声景构建与音响探索研究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75-82,共8页郭娟 
2020年度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科研课题“贾达群《秋三阕-为九位民乐演奏家而作》的声景构建与音响探索研究”(编号:SHCD20130206)项目资助。
以贾达群教授于2000年创作的民乐实验性作品:《秋三阕-为九位民乐演奏家而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对声景构建、音响探索、文化阐释多维度的解析,论述作品中川剧韵腔材料、民乐音色的开拓方式以及先锋音色中国化特点,梳理他西中融汇的写作路...
关键词:声音景观 韵白 高腔 噪音音乐 偶然音乐 
从后现代音乐文化看钢琴表演艺术
《北方音乐》2014年第2期71-71,共1页贾彬 
后现代音乐文化思潮下,一切艺术表演形式都将自由、开放,用哲学的思维去透视它的存在,它将为我们打开多扇认识世界的大门,钢琴表演艺术以它特有的方式在此呈示了后现代音乐文化的发生与发展。
关键词:后现代音乐文化 钢琴表演艺术 预制钢琴 噪音音乐 偶然音乐 
论中国传统音乐审美中的节奏因素被引量:2
《歌海》2012年第1期48-50,88,共4页宋玲 
中国传统音乐艺术作品浩如烟海、音乐艺术形式丰富多样,其中凝聚的中华民族的音乐审美思维也是多元的、多角度的、多层次的,但是同世界上其他民族相比,中华民族在总体上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具有整体性的音乐审美特征,节奏因素是体现中...
关键词:节奏 民族特征 噪音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审美 
从《八月迷情》到《黑暗中的舞者》——浅析音响音乐在视觉表现中的运用被引量:3
《电影评介》2011年第10期55-57,92,共4页王洁薇 
音响音乐作为电影构成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元素,与电影画面镜头所传达的视觉元素相得益彰,也为电影的人物刻画,情绪渲染和主题烘托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包括噪音音乐在内,音响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音乐形式,在电影《黑暗中的舞者》和《八...
关键词:音响音乐 视觉表现 噪音音乐 艺术价值 
论20世纪音乐新音色的开拓被引量:1
《北方音乐》2011年第1期9-10,共2页于巧琳 
进入20世纪,音乐发生了巨变。音乐的表现手法出现了空前的"解放"。由于20世纪的两次大战,民族运动与民族意识的发展(或民族文化的复兴和发扬)、科技的发展及人们自我意识的空前增长等原因,已有的音乐表现手段已不再能充分展现和表...
关键词:音色 噪音音乐 微分音音乐 电子音乐:偶然音乐 新人声 
未来主义对现代摇滚乐的影响被引量:1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年第2期220-221,共2页叶超婧 
未来主义产生的背景是工业迅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的上世纪初,未来主义风格的绘画、建筑、诗歌、音乐等都带有明显的工业时代特征;虽然只是某个特殊时代背景下昙花一现的极端产物,但我们仍然可以从现代摇滚乐中追寻到它的影子。
关键词:未来主义 噪音音乐 摇滚 
感受噪音音乐——电影《黑暗中的舞者》中噪音音乐分析被引量:4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5-8,共4页路广 
噪音音乐出现于20世纪初,由于噪音是发音体不规则的振动,它不具有乐音那样的音高体系,因此虽然噪音有着丰富的表现力,但通过实践检验,作为纯音乐形式的噪音音乐并没有得到普遍听众的认可。然而,噪音音乐的创新思想却影响了一批导演和电...
关键词:噪音音乐 电影 剧作作用 
佛眼金睛(三)
《音乐大观》2007年第11期37-38,共2页李环球 
  好厂牌真多啊,我都挑花眼了,我们还是接着一点一点的来吧:   21、Staalplaat:全球知名艺术厂牌Staalplaat来自柏林,是纵横各大声音艺术音乐节的传奇声音装置/声音艺术团体,也是世界顶尖的实验音乐、声音艺术、冷门创意厂牌,典型...
关键词:声音艺术 噪音音乐 
自毁的欲望下隐藏着一幅工业文明垮掉图 工业噪音鼻祖Genesis P.Orridge&Throbbing Gristle
《音乐大观》2007年第6期34-35,共2页李环球 
  舞台上,一个名叫Genesis P.Orridge的男子赤裸着全身,将伴有血、尿、牛奶和威士忌的一瓶特制"饮料"一饮而进,随后又顺势把一根10寸长的钉子用力吞咽了下去,没过一会儿,他便为自己招致了一场轮番的剧烈呕吐.……
关键词:工业噪音 工业音乐 Orridge&Throbbing Gristle Genesis P 噪音音乐 
独特创作风格作用下的技术因素——析潘德列茨基的早期乐队作品中“音色·音响”技法的形成被引量:3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31-33,共3页张旭儒 
潘德列茨基独具特色的创作手法是其作品关注点之所在,本文通过对创作技法形成过程的探析,分析了勋伯格的“音色旋律”、考威尔等人的“密集音块构成”手法、哈巴等人的“微分音音乐”技术、瓦列兹等未来主义作曲家的“噪音音乐”等在形...
关键词:潘德列茨基 音色·音响 音色旋律 密集音块构成法 微分音音乐 噪音音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