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山作用

作品数:265被引量:5448H指数:4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陈衍景张建新孙枢吴福元肖文交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陆内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天山壳幔结构及各向异性对陆内造山作用的启示
《新疆地质》2023年第S01期12-12,共1页鲍学伟 张秉峰 徐义贤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74045、41830212)资助
天山是世界上最活跃,最年轻的陆内造山带之一,在新生代经强烈的隆升和变形作用。目前关于天山新生代隆升的动力学过程尚不十分清楚。地震各向异性可揭示地球介质的裂隙及矿物定向排列等构造变形特征,是研究深部动力学过程的重要地球物...
关键词:天山 壳幔结构 各向异性 陆内造山 
从深部背景看燕山陆内造山作用的主因被引量:1
《地质学报》2020年第8期2190-2199,共10页邵济安 
中国地质调查项目(编号121201102000150009)资助成果。
中生代华北燕山造山带是陆内造山作用的典型,但长期来对造山作用的动力学机制存在多种分歧观点。本文尝试将岩石圈不同深度的构造整合在一起,探索陆内造山作用的主因。本文拟从燕山带中生代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入手,选择集宁-承德基底岩...
关键词:燕山 陆内造山带 先存构造薄弱带活化 岩石圈弱化 地幔底辟体的上涌 
泰宁地区中志留世辉绿岩脉成因及对陆内造山作用的制约被引量:2
《地球科学》2020年第3期892-909,共18页陈梦婷 魏俊浩 石文杰 李艳军 刘乃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1672083,4177207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No.CUGQYZX1708).
华南早古生代造山作用以武夷-云开造山带最为典型.然而,该次造山作用过程中岩石圈地幔性质及构造背景一直存在争议,还需要更多的基性岩证据.对武夷造山带中段泰宁地区何宝山辉绿岩脉开展了年代学、地球化学及Sr-Nd-Hf同位素研究.LA-ICP...
关键词:辉绿岩脉 早古生代 陆内造山作用 武夷-云开造山带 华南 地质年代学 地球化学 
晚中生代东亚多板块汇聚与大陆构造体系的发展被引量:34
《地质力学学报》2019年第5期613-641,共29页张岳桥 董树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601402)
东亚大陆原型形成于三叠纪印支造山运动旋回,其周邻环绕的三大洋(古太平洋、蒙古-鄂霍茨克洋、中特提斯洋)于早侏罗世初期几乎同时向东亚大陆俯冲,开启了东亚多板块汇聚历史。文章通过总结东亚大陆晚中生代构造变形和构造岩浆事件的新...
关键词:晚中生代 东亚大陆 多板块汇聚 大陆汇聚构造体系 大陆伸展构造体系 郯庐左旋走滑断裂体系 燕山陆内再生造山作用 
关于大陆构造研究的一些思考与讨论被引量:18
《地球科学》2019年第5期1464-1475,共12页张国伟 郭安林 
板块构造与大陆动力学发展战略研究项目(No.L1222034)
指出板块构造理论在解释大陆构造中的不足之处,从而在进一步深化板块构造理论发展的同时,构建大陆构造理论体系;通过长期大陆构造研究实践并利用国内外大陆造山带的6个例子提出有关大陆的基本问题,诸如早期大陆起源、超大陆方式演化的...
关键词:大陆构造 陆内造山作用 陆内造山机制 板块构造 构造地质 
皖南-浙西地区盖层褶皱构造形迹特征被引量:6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8年第2期193-210,共18页陈秀其 周涛发 李龙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41320104003);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1212011120851;12120114039701)联合资助
前人对皖南-浙西地区古生代至早中生代盖层中发育的褶皱变形期次、特征和构造样式的认识尚存在较多分歧。本文通过区内盖层褶皱变形调查与解析,除印支早期褶皱和燕山期构造外,新识别出加里东期和印支晚期褶皱。加里东期褶皱样式主要表...
关键词:加里东运动 中生代构造运动 构造样式 斜跨叠加 陆内造山作用 皖南-浙西 
从板缘碰撞到陆内造山:华南东南缘早古生代造山作用演化被引量:42
《地球科学》2018年第2期333-353,共21页徐亚军 杜远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1472086;4177210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No.CUG2015039096)
华南的广西运动被认为是发生在早古生代的陆内造山作用,然而触发陆内变形的地球动力学机制仍然不清.广西运动形成了泥盆系与下伏岩石之间广泛的不整合面以及分布在局部地区的下古生界内部的多个不整合面.广西运动期间的构造热事件和古...
关键词:广西运动 郁南运动 加里东运动 陆内造山作用 华南 构造地质 
南天山中、新生代造山作用与萨瓦甫齐铀矿床叠加富集效应被引量:10
《地质学报》2016年第12期3310-3323,共14页刘章月 秦明宽 刘红旭 蔡根庆 何中波 郭强 许强 宋继叶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5CB453004);基础地质调查项目(231221000000151201);国防预研项目(3210402)联合资助成果
天山造山带中、新生代陆内造山过程对天山山间盆地和两侧盆地内的砂岩型铀矿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本文系统采集萨瓦甫齐铀矿床矿石样品,通过薄片镜下观察、α径迹放射性照相、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等多种技术手段,识别出萨瓦甫齐铀矿床三种...
关键词:南天山 陆内造山 造山热液 叠加富集 萨瓦甫齐铀矿床 
中国华南大陆构造与问题被引量:471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3年第10期1553-1582,共30页张国伟 郭安林 王岳军 李三忠 董云鹏 刘少峰 何登发 程顺有 鲁如魁 姚安平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专项基金;中石化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编号:YPH08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190072;41190073;41190074;41190070)资助
在前人成果基础上,通过以构造为主的多学科综合调研,重新审视认知华南大陆构造及其形成演化.厘定新元古代以来该大陆具有二大地块、三大类型构造单元与四大变形构造系统,由此构成华南大陆构造基本格局.研究揭示其不同构造演化阶段具有...
关键词:华南大陆构造 陆内造山作用 中小板块构造 大陆动力学 
华南地块东部早古生代的陆内造山作用:来自I型花岗岩的启示被引量:29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3年第4期698-720,共23页关义立 袁超 龙晓平 王毓婧 张运迎 黄宗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07303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编号:KZCX2-YWQ08-3-6)资助
华南地块东部的早古生代造山带是特殊的陆内造山带(主要分布于安化一罗城断裂和政和一大埔断裂之间),以广泛的强烈变质、变形作用和大量分布的花岗质岩为特征。华南地块东部地区的早古生代花岗岩以过铝质s型花岗岩为主,I型花岗岩分...
关键词:花岗岩 陆内造山带 下地壳加厚 华南地块 软流圈上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