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内造山带

作品数:39被引量:695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杨志华苏生瑞张传林崔盛芹舒良树更多>>
相关机构:长安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相关期刊:《岩石学报》《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现代地质》《铀矿地质》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福建泰宁地区早古生代二长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23年第4期856-877,共22页王双 魏俊浩 陈梦婷 徐崇文 高强 张声桃 胡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207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天池博士计划项目(TCBS202001)联合资助。
华南早古生代武夷‒云开造山带以强烈的变质变形、区域角度不整合和发育大量花岗岩为特征。在武夷地区I型花岗岩主要分布于深大断裂等构造带附近。本文以产于武夷造山带中段石城‒崇安断裂附近的长兴二长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年代学...
关键词:高分异I型花岗岩 陆内造山带 早古生代 华南 壳幔混合作用 后碰撞‒伸展 
内蒙古大石寨-霍林郭勒地区晚石炭世-二叠纪陆内伸展和陆内造山过程被引量:2
《岩石学报》2023年第5期1339-1352,共14页胡邦超 徐备 孟巍 邢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2248、42042029)资助.
俯冲和挤压过程将形成具有加厚地壳的岛弧带或造山带,而伸展过程则形成具有减薄地壳的伸展盆地,因此可以通过地壳厚度推测岩石组合形成时的大地构造背景,并揭示它代表的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兴蒙造山带东部大石寨地区以著名的大石寨组...
关键词:陆内伸展 地壳厚度 晚石炭世-二叠纪 大石寨-霍林郭勒地区 陆内造山带 
蒙古国扎门乌德地区古生代沉积过程、岩浆作用及其对兴蒙造山带构造演化的意义被引量:1
《岩石学报》2023年第5期1353-1369,共17页周建磊 徐备 李文博 周佳安 胡邦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2248、42042029)资助.
兴蒙造山带属于中亚造山带的东段,关于其演化过程存在两种主要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它是由古亚洲洋经历整个古生代的连续俯冲-碰撞过程后在早三叠世形成;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古亚洲洋在晚泥盆世之前就通过俯冲-碰撞过程闭合,形成早-中古生代...
关键词:兴蒙造山带 陆内造山带 构造演化 扎门乌德 蒙古国东南部 
华南早古生代穿时岩浆活动成因与驱动机制被引量:4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22年第3期435-454,共20页黄小龙 于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701641,41625007,41902056);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GML2019ZD0202)。
华南地区广泛分布早古生代岩浆岩,被认为是陆内造山作用的产物,但其动力学机制存在争论。本文收集了近年发表的华南地区早古生代岩浆岩的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资料,以揭示其岩浆活动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动力机制。华南早古生代岩浆岩以S型...
关键词:花岗岩 基性岩 陆内造山带 构造薄弱带 早古生代 华南 
西秦岭晚新生代构造变形的几何图像、运动学特征及其动力机制被引量:8
《地质力学学报》2021年第2期159-177,共19页张逸鹏 郑文俊 袁道阳 王伟涛 张培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2017YFC1500101);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SQ2019QZKK2801)。
西秦岭位于东西向展布的秦岭-大别-苏鲁中央造山带与南北向展布的贺兰山-龙门山-川滇地震带构成的巨型“十字”构造区的交汇点,是中国大陆中部“西秦岭-松潘构造结”的重要组成部分。西秦岭晚新生代的构造变形与青藏高原的侧向扩展过程...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北缘 西秦岭 陆内造山带 陆内变形 活动断裂 
陆内造山带特征及其动力学讨论被引量:15
《地质学报》2021年第1期98-106,共9页舒良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772204,91955203);国家重大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6YFC0600202)资助的成果。
板块构造理论上陆后遇到了难解之谜。陆内宽广的造山带、频繁的陆内地震、陆内普遍发育的透入性变形构造及其巨量的过铝质花岗岩,是大陆构造的普遍现象,陆内(或板内)构造已经成为板块构造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简要回顾了大陆变形与...
关键词:大陆变形 陆内造山 地质特征 大陆动力学 讨论与展望 
从深部背景看燕山陆内造山作用的主因被引量:1
《地质学报》2020年第8期2190-2199,共10页邵济安 
中国地质调查项目(编号121201102000150009)资助成果。
中生代华北燕山造山带是陆内造山作用的典型,但长期来对造山作用的动力学机制存在多种分歧观点。本文尝试将岩石圈不同深度的构造整合在一起,探索陆内造山作用的主因。本文拟从燕山带中生代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入手,选择集宁-承德基底岩...
关键词:燕山 陆内造山带 先存构造薄弱带活化 岩石圈弱化 地幔底辟体的上涌 
准噶尔盆地乌伦古坳陷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及成因机制被引量:14
《岩石学报》2019年第4期1107-1120,共14页文磊 孙相灿 李程 周新桂 杜小弟 高永进 易立 龚晓星 
中国地质调查局二级项目(DD20160170;DD20190090;DD20160203)资助
乌伦古坳陷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北部、阿尔泰山南缘,由北西-南东走向的红岩断阶带、索索泉凹陷和南部斜坡带组成。坳陷内上三叠统直接覆盖在石炭系基底之上,上三叠统和侏罗系发育生长地层,白垩系向红岩断阶带方向超覆沉积在侏罗系顶削蚀不...
关键词:阿尔泰山 北天山 乌伦古坳陷 陆内造山带 红岩断阶带 正断层 
兴蒙陆内造山带被引量:77
《岩石学报》2018年第10期2819-2844,共26页徐备 王志伟 张立杨 王智慧 杨振宁 贺跃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6013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2214)联合资助
本文提出了"兴蒙陆内造山带"的新概念(Xing-Meng Intracontinent Orogenic Belt,XMIOB),从大地构造、沉积建造、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等方面论述了XMIOB从晚古生代到中生代初的陆内伸展及陆内造山过程,为探讨晚古生代构造演化提供了新模...
关键词:兴蒙陆内造山带 兴蒙造山带 晚古生代 伸展构造 构造演化 
大巴山陆内造山带高压古流体及其运移动力学机制研究被引量:4
《地学前缘》2017年第2期123-129,共7页覃小丽 李荣西 杨玲 董树文 何为 杨清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3055;41602128);中央高校基金项目(310827151062)
陆内造山带普遍存在的高压流体与金属矿产与油气形成与分布关系十分密切。大巴山陆内造山带发育有大量同构造期方解石脉,碳氧同位素反映其为围岩碳酸盐岩成岩流体产物。通过对方解石脉中盐水包裹体分析测试,应用包裹体p-T-X相图确定的...
关键词:方解石脉 流体包裹体 压力梯度 陆内造山 大巴山构造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