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养殖技术

作品数:241被引量:409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常亚青高绪生张锡佳胡炜李成林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水产养殖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夏季高温期刺参增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2023年第2期62-63,共2页王廷旺 
我国海域出产的可以食用的海参有20多种,其中刺参营养价值最高,主要产于辽宁沿海和山东沿海等地,又称北方刺参。其形状为圆柱体,长20~40 cm,前端口周生有20个触手,背面有4~6行肉刺,腹面有3行管足。体色呈黄褐、黑褐、绿褐、纯白或灰白色...
关键词:夏季高温期 增养殖技术 代谢水平 刺参 山东沿海 体色 我国海域 营养价值 
海南糙海参全人工繁育苗种突破200万头
《水产养殖》2017年第10期23-23,共1页
海南糙海参苗种繁育技术又有新突破。2017年9月,海南省科技厅组织水产养殖专家对省重大科技项目“热带海参规模化人工繁育和增养殖技术研究应用”进行现场测产,经全人工繁育,目前海南糙海参苗种达223.1万头,不仅保证了糙海参增养...
关键词:苗种繁育技术 人工繁育技术 糙海参 海南省 增养殖技术 科技项目 水产养殖 规模化 
苗种繁育突破百万头大关 花刺参有望成海南海水养殖新品种
《水产养殖》2016年第11期53-53,共1页
海南定大养殖有限公司和海南大学共同承担的研究课题“热带海参规模化人工繁育和增养殖技术研究应用”,2016年10月经过专家现场测试,课题组一批次培育出花刺参幼参突破百万头,已进入技术成熟阶段,花刺参有望成为海南省海水养殖新品种。
关键词:海水养殖 海南大学 新品种 苗种繁育 刺参 增养殖技术 人工繁育 现场测试 
黄河三角洲浅海滩涂文蛤增养殖技术被引量:1
《水产养殖》2016年第6期27-31,共5页单宝凯 许家磊 王树海 李雪飞 孟卫芳 
文蛤在我国是一种天然资源丰富的滩涂贝类,属于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真瓣鳃目,帘蛤科,文蛤属,具有适应性广、抗病力强、活力强、成活率高、生长快、营养丰富、肉味鲜美等特点,质量好,价值高,深受广大养殖户和消费者青睐。此次试验主要通...
关键词:浅海滩涂 增养殖技术 黄河三角洲 双壳纲 生态环境特点 软体动物门 帘蛤科 生态习性 性腺发育 半人工采苗 
脉红螺苗种繁育和增养殖技术研究取得进展
《水产养殖》2015年第12期49-49,共1页
2015年11月7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与山东蓝色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实施的“脉红螺苗种繁育和增养殖技术”通过了由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组织的现场验收。
关键词:增养殖技术 苗种繁育 脉红螺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科技 现场验收 山东省 渔业 
双齿围沙蚕健康增养殖技术被引量:3
《水产养殖》2014年第2期35-36,共2页蔡卫俊 
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 Grub)隶属于环节动物门,多毛纲,游行多毛目,沙蚕科,围沙蚕属.双齿围沙蚕体呈长蠕虫形,具有很多环节,横断面为圆形或略扁,俗称海虫、海蛆、海蜈蚣,栖息于潮间带的泥砂底质,在摄食利用沉淀有机物的...
关键词:双齿围沙蚕 增养殖技术 健康 有机物质 环节动物门 氧化分解 生态环境 营养丰富 
河道龙虾河蟹增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2008年第4期32-34,共3页陈寿松 范旭东 
从2005年开始在涟水县公兴河沿线近2000×667m^2(亩)水域进行河道龙虾河蟹生态增养殖试验,连续3年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关键词:增养殖技术 河蟹 龙虾 河道 养殖试验 经济效益 涟水县 
中型水库大银鱼综合增养殖技术初探被引量:1
《水产养殖》2008年第2期31-32,共2页张传锦 汪燕 
2002—2006年对明光市燕子湾水库进行了大银鱼综合增养殖技术提升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人工繁育、适时投放、科学管理、综合养殖,增加了大银鱼种群密度,使水库大银鱼单产从开始0.03kg/667m^2,提高到4.34kg/667m^2;综合增养...
关键词:增养殖技术 中型水库 大银鱼 投入产出比 人工繁育 科学管理 综合养殖 种群密度 
栉江珧室内人工育苗技术被引量:2
《水产养殖》2006年第2期34-36,共3页王海涛 王世党 周维武 宋宗岩 于诗群 
栉江珧似(Alrina peclinala Linneaus)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其闭壳肌制成的“江珧柱”是极名贵的海味珍品。栉江珧属于广盐、广温性品种,是我国沿海广泛分布的大型贝类之一,多年来因过度捕捞自然资源急剧衰退,远远不能满足国内...
关键词:人工育苗技术 栉江珧 室内 增养殖技术 人工育苗试验 国内外市场 营养价值 自然资源 过度捕捞 经济效益 
中华鲟增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2005年第2期33-35,共3页张德华 凌明亮 
中华鲟为大型珍稀名贵海河洄游鱼类。因受水污染、过度捕捞、水利工程阻断其洄游通道等影响,数量锐减。中华鲟性情温和,适应性强,食性广,生长快,人工增养殖前景良好。
关键词:中华鲟 生物学特性 人工繁殖 苗种培育 成鱼养殖 增养殖技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