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江珧

作品数:62被引量:160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于瑞海李琪余祥勇王梅芳张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调味品》《水产科技》《食品科技》《微生物学通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栉江珧多糖纳米硒的制备、结构表征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食品与机械》2025年第1期53-62,共10页张寅 南志光 卢从飞 吴玉鑫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4210221000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编号:23YJC890024)。
[目的]优化栉江珧多糖纳米硒制备的最佳工艺并探究其抗氧化能力,开发栉江珧多糖纳米硒潜在功能性食品添加剂。[方法]以栉江珧多糖为稳定剂,采用亚硒酸钠法制备栉江珧多糖纳米硒,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制备工艺,分析栉江珧多糖...
关键词:栉江珧多糖 纳米硒 制备 结构 抗氧化 
海州湾贻贝养殖筏架吊笼暂养江珧贝试验
《水产养殖》2025年第1期59-60,63,共3页丁增明 朱钰 于峰 刘纪皎 
岚山区位于海州湾渔场,地处北纬35°线附近,海产丰富,品类繁多。栉江珧(Atrina pectinata)俗称江珧贝(图1),是近海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多年生、广温性和半埋栖定居型的大型深水食用贝类,具有埋栖、附着双重生活习性,其后闭壳肌特别肥大,...
关键词:贻贝养殖 后闭壳肌 海珍品 海州湾 吊笼 暂养 双重生活 栉江珧 
中国近海栉江珧属分类与地理分布研究进展
《海洋科学》2024年第4期122-129,共8页薛东秀 王海艳 马兴浩 张涛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资助(CARS-4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项目(3197279)。
本文收集了涉及中国栉江珧属(Atrina Gray,1842)分类和分布的文献,结合近年来栉江珧属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结果以及野外调查情况,对栉江珧属种类和地理分布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确定了中国共有7种栉江珧属贝类,并对其分类分歧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栉江珧属(Atrina Gray 1842) 物种分类 地理分布 资源保护 
栉江珧闭壳肌源鲜味物的研究被引量:1
《中国调味品》2022年第4期21-25,共5页王灵昭 潘守昊 刘文慧 魏家乐 程远霞 邱春江 王淑军 颜冬梅 
江苏省产学研合作项目(BY2018212);江苏省“双创计划”科技副总项目(FZ20180532);连云港市“海燕计划”项目(2019-QD-005);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SJCX19-1007);江苏海洋大学2020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0176)。
研究了栉江珧闭壳肌源鲜味物的制备、指标及化学。结果表明,制备该鲜味物的适宜条件为料液比1∶3,pH 7.5,40℃预热15 min后121℃加热20 min。该鲜味物水分含量为96.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2.91%,粗蛋白含量为1.53%,含氮和不含氮成分共同...
关键词:栉江珧 闭壳肌 鲜味 固形物含量 氨基酸 增效 味精 
基于线粒体COⅠ序列的南海北部栉江珧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2
《水生生物学报》2019年第3期494-503,共10页于非非 钟智明 牛素芳 杜晓东 许开航 林子腾 张颖懿 王家晋 刘漫玲 
广东省科技发展专项(2016A020210115);广东省渔港建设和渔业发展专项(B201601-Z08);广东海洋大学创新强校重点课题(GDOU2016050248);广东海洋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E15041)资助;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CXXL2015039)~~
为了解南海栉江珧(Atrina pectinata)的群体遗传变异特征,研究利用线粒体DNA COⅠ(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单位Ⅰ)基因部分序列对7个群体共191个栉江珧个体进行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在600 bp长的序列中,共检测到113个核苷...
关键词:栉江珧 南海北部 遗传多样性 COⅠ 
栉江珧染色体制备及核型分析被引量:4
《渔业科学进展》2018年第5期66-72,共7页周丽青 王雪梅 吴彪 孙秀俊 陈四清 刘志鸿 杨爱国 张盛农 赵庆 张高伟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2016GSF115012)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20603022018004)共同资助
为了解栉江珧(Atrina pectinata)的细胞遗传学特征,取暂养促熟的雌雄亲贝共12枚为研究对象,通过调节暂养水温、采用鳃丝及鳃丝对应部位创面的愈合增生组织为染色体制备材料来改良染色体制备方法,采用常规的热滴片法制备出大量形态好且...
关键词:栉江珧 染色体核型 异形染色体 分类 
栉江珧贝壳中黑色素的提取与鉴揪
《齐鲁渔业》2018年第8期13-17,共5页王晓娜 何成 魏磊 于文超 龚仕海 陈曼 张镇 孙同振 孙卫明 王晓通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8GHY115027);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贝类创新团队专项经费资助项目(SDAIT-14-03);烟台市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7ZH054);山东省海洋与渔业科技创新计划资助项目(2017YY0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基金(ZR2017BC058),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J17KA129).
选取了成体栉江珧贝壳为材料,经过粗提得到贝壳沉积物粗制品。提取的黑色颗粒溶于强碱溶液后经紫外分光光度计在190-500nm波长下检测紫外吸收光谱,另取样品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检测以确定样品是否为天然黑色素。采用酸碱法并结合...
关键词:栉江珧 黑色素 提取 鉴定 
钦州湾栉江珧营养成分及腹泻性贝毒分析与评价被引量:4
《食品科技》2018年第8期137-143,共7页戴梓茹 王培 张晨晓 郭伟 何秋云 黄伟连 
广西北部湾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重点实验室项目(2015ZB01);钦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64406);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17KY0811)
以钦州湾栉江珧(Atrina pectinate)为研究对象,对其一般营养成分(总蛋白、总脂肪、灰分、水分)和脂溶性藻毒素(Lipophilic algal toxins,LATs)进行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如下:(1)栉江珧水分、灰分、总蛋白、总脂肪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2.2%...
关键词:栉江珧 营养成分 腹泻性贝毒 
栉江珧粗多糖提取工艺优化、组成分析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7
《食品工业科技》2018年第4期177-182,209,共7页李松林 王林 叶华 白青云 顾佳秋 顾玉磊 陈晓明 
淮阴工学院研究生科技创新计划基金项目(HGYK201502)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栉江珧粗多糖的水浸提取工艺,并对优化后提取得到的多糖的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栉江珧粗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94℃、提取时间215 min、液固比34∶1(m L/g),在此条...
关键词:栉江珧粗多糖 提取工艺 响应面 组成分析 抗氧化活性 
温度和盐度对栉江珧受精卵孵化及早期幼虫生长与存活的影响被引量:6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4期22-27,共6页李浩浩 于瑞海 杨智鹏 李琪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13B01);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305005);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4GHY115002)资助~~
室内条件下,通过单因素实验设计方法,研究了温度(18、22、26、30、34℃)和盐度(15、20、25、30、35)对栉江珧(Atrina pectinata)受精卵孵化及早期幼虫生长与存活的影响。研究表明:栉江珧受精卵的适宜孵化温度为22~30℃,最适温度为26℃(...
关键词:栉江珧 温度 盐度 受精卵 幼虫 生长发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