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虫

作品数:7710被引量:17109H指数:3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斌李正跃胡新军骆有庆覃伟权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皂角豆象幼虫龄期指标与判别
《植物保护》2025年第2期215-224,共10页李和萍 陈思雨 武承旭 杨茂发 
贵州省科技计划(黔科合基础-ZK[2022]一般120);贵州省林业局基础科研项目[黔林合(2021)06];贵州省特色林业产业科研项目(GZMC-ZD20202098)。
明确皂角豆象Megabruchidius dorsalis幼虫发育状况和最佳分龄指标,有助于为其预测预报及种群防控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室内饲养,逐日测量幼虫的头壳宽、上颚宽、体长和体宽等形态指标,并运用频次分布、多峰拟合、核密度估计法、Dyar法则...
关键词:皂角豆象 幼虫龄期 头壳宽 多峰拟合 核密度估计法 Crosby指数 
15种农药对桃小食心虫卵和初孵幼虫的毒力测定
《植物保护》2025年第2期357-362,368,共7页赵毅渊 仇贵生 何佳美 李汪辣子 张怀江 闫文涛 岳强 孙丽娜 
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XLYC2203086);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CAAS-ASTIP-RIP-05)。
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sasakii是我国北方落叶果树第一大害虫,以幼虫蛀果为害,田间主要防治卵和初孵幼虫,筛选对其具有高活性且对环境安全的药剂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浸卵和浸果法分别测定了15种杀虫剂对桃小食心虫1~2日龄、5~6日龄...
关键词:桃小食心虫 浸卵法 浸果法 毒力测定 LC_(50) 
蠋蝽成虫对门源草原毛虫幼虫的捕食能力评价
《植物保护》2025年第2期111-117,共7页韩舜达 冶文婷 李秋荣 徐博文 张茂森 申忠健 李玉艳 张礼生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E0123000);中国烟草总公司重大科技项目[110202001032(LS-01)];贵州省烟草总公司项目(201936,201941)。
草原毛虫Gynaephora spp.是严重危害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环境和畜牧业发展的重大害虫。为筛选能防治草原毛虫的天敌昆虫,本研究测定了蠋蝽Arma chinensis成虫对门源草原毛虫G.menyuanensis 6龄幼虫的捕食能力,以及持续捕食门源草原毛虫对...
关键词:蠋蝽 门源草原毛虫 捕食能力 控害评价 生物防治 
黄带犀猎蝽对草地贪夜蛾和棉铃虫高龄幼虫的捕食作用
《植物保护》2025年第2期118-125,共8页孙淦琳 蔡浩升 杨韵 金思彤 张秋瑾 唐垚 陈斌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D1400705)。
为探究黄带犀猎蝽Sycanus croceovittatus对2种玉米重要害虫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和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高龄幼虫的控害潜力,在室内测定了黄带犀猎蝽对2种害虫6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搜寻效应及捕食选择。结果表明,...
关键词:黄带犀猎蝽 草地贪夜蛾 棉铃虫 捕食功能 生物防治 
叉角厉蝽对灰茶尺蠖幼虫的捕食能力及捕食行为
《植物保护》2025年第2期165-171,共7页陈俊华 张天海 刘红敏 杨森 徐孟飞 郭世保 
河南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Z20221341063)。
为明确叉角厉蝽Eocanthecona furcellata对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幼虫的生物防控潜能,在室内测定了叉角厉蝽4~5龄若虫和雌成虫对灰茶尺蠖3~5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搜寻效应及对灰茶尺蠖3龄幼虫的捕食效率,并探究了叉角厉蝽5龄若...
关键词:叉角厉蝽 灰茶尺蠖 捕食 搜寻效应 种内干扰 捕食效率 
微孢子虫侵染草地贪夜蛾幼虫的致病机理研究
《核农学报》2025年第4期868-875,共8页孙雪莲 张海剑 王勤英 石洁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0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基金项目(2021120204)。
为明确微孢子虫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mith)]的生防机制,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技术和组织病理学切片法研究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感染微孢子虫后,中肠等组织微孢子虫浓度及组织病理变化情况,并以未...
关键词:微孢子虫 草地贪夜蛾 中肠 组织病变 酶活性 
追忆学术之光:纪念周嘉熹教授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5年第2期111-111,共1页周晓兵 贺虹 
周嘉熹(1935—2025年),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巩县人。1957年毕业于原西北农学院林学系并留校任教,曾任九三学社西林支社主委、杨凌区工作委员会副主委等职务,兼任中国林学会会员、中国昆虫学会会员、陕西省林业昆虫学会理事。1992年获...
关键词:黄斑星天牛 中国昆虫学会 森林害虫 化学防治方法 中国林学会 幼虫期 硕士生导师 统编教材 
越冬前松果梢斑螟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
《林业与生态科学》2025年第1期26-32,共7页张立蓉 杨丽 李继泉 崔建州 
河北省林业和草原科技计划项目(2101005)。
松果梢斑螟是危害多种松类球果的重要钻蛀性害虫,研究越冬前松果梢斑螟幼虫的空间型和抽样技术,可为该虫的危害程度调查、预测预报和有效防治提供供理论依据。应用7个聚集度指标以及Iwao m*-m回归法和Taylor幂指数法,研究了油松林中越...
关键词:油松 松果梢斑螟 空间分布型 抽样技术 
拟后黄卷蛾幼虫头部感器的超微结构
《生物安全学报(中英文)》2025年第1期96-102,共7页陈文佳 杨奇龙 韦刘宇 黎金芮 郭梦婷 杨振德 
广西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310593539)。
【目的】探究拟后黄卷蛾幼虫头部感器的种类、分布及形态特征,分析其形态学特征和各感器功能。【方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拟后黄卷蛾5龄幼虫的口器及触角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拟后黄卷蛾幼虫口器上共有7种感器,分别为刺形感...
关键词:拟后黄卷蛾 幼虫 感器 超微结构 扫描电镜 
江苏省农科院在新型绿色抗虫药物潜在靶标鉴定方面取得进展
《农药市场信息》2025年第5期42-43,共2页余露 
近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控制技术创新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团队首次克隆并鉴定了小菜蛾中神经肽F(NPF)及其受体(NPFR)基因,探讨了NPF信...
关键词:江苏省农科院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农产品质量安全 创新团队 神经肽 小菜蛾幼虫 研究团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