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法

作品数:366被引量:1861H指数:2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王利明崔建远柳经纬杨立新李世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当代法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非合同之债对合同之债有关规定的参照适用
《当代法学》2023年第4期57-69,共13页王雷 
司法部2022年度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民法典婚姻家庭编适用衔接问题研究”(22SFB4022)的研究成果
《民法典》合同编通则得债法总则之意,忘/舍债法总则之形,可谓是“得其意,忘其形”。《民法典》不存在独立成编的形式意义上的债法总则,而是由合同编通则代行债法总则的实质功能,塑造出了大合同编的气象,是大合同法思想的生动体现。《...
关键词:非合同之债 合同之债 合同编通则 债法总则 参照适用 
民法典应明确未登记不动产抵押合同的双重债法效力--“特定财产保证论”的证成及展开被引量:19
《当代法学》2020年第1期28-38,共11页石冠彬 
第65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担保制度立法与实践新问题研究”(2019M65092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未登记不动产抵押合同自成立时产生合同效力,但其不能有效设立抵押权的结论不适用于"房地一体"主义的情形。传统民法学理论及司法实务认为保证人必须以不特定财产提供保证担保,导致担保分类欠缺"特定财产+无优先受偿权"这一债权担保类型...
关键词:未登记不动产抵押合同 意思表示 保证担保 非典型担保 违约责任 
债法总则的功能演变——从共同规范到体系整合被引量:23
《当代法学》2014年第4期59-69,共11页陆青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转型期法治的绿色转向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受德国潘德克顿体系的影响,通说将债法总则理解为各种具体债的基础上抽象出来并能适用于各种具体债的共同规范体系。实际上,债法总则并非固定不变的规范体系。因债的发生原因、债的种类、给付标的、债的履行情况等不同,债法总则在内容...
关键词:债法总则 债的共同规范 体系整合 
社区生活的民法规制
《当代法学》2003年第5期45-48,共4页杨文雄 杨秀侃 
“社区”是一个外来语。30年代由国外引入,最早起源于拉丁语。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将“社区”一词首先用于社会学。“社区”一词从出现到现在其含义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迄今对社区这个概念的解释不下几十种。社会学家用“社区”一词来表示...
关键词:民法规制 社区生活 物权法 民法通则 不动产相邻关系 债法 
试论引进“附保护第三人作用之契约”理论的必要性被引量:5
《当代法学》2002年第4期59-63,共5页申黎 尹志君 
目前,在中国大陆法学理论界与立法实践中,对于契约相对性的扩张,已有相当之表现。如《合同法》对于先契约义务与后契约义务的规定,理论界对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理论探讨等。然而对于债之扩张的另一方面“附保护第三人利益契约”理...
关键词:附保护第三人 先契约义务 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 后契约义务 立法实践 债法 法学理论 利益 扩张 契约制度 
从“给付不能、给付迟延、积极违约”到统一的“违约”概念──德国债法修改草案中对给付障碍制度的修订介评被引量:1
《当代法学》2002年第1期92-95,共4页付晓梅 
关键词:德国 债法 修改 给付障碍制度 民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