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

作品数:26808被引量:22784H指数:5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玉金王子今李学勤吴良宝程平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战国策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转摘 《邯郭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王子今教授文章
《邯郸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全国高校文科举报概览”转摘《邯郸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发表的王子今教授《赵豹反战论的生产力比较视角——论“秦以牛田,水通粮”“不可与战”》一文。文章指出《战国策·赵策一》记载...
关键词:北京大学学报 高校文科 比较视角 战国策 
“杀青”的“青”是什么
《各界》2025年第2期63-63,共1页秋杨 
在电影或电视剧拍摄结束后,导演往往会宣布“杀青”。那杀青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影视行业会用到“杀青”这个词呢?“杀青”一词最早见于西汉文学家刘向所著《战国策序》:“其事继春秋以后,讫楚、汉之起,二百四十五年间之事,皆定以杀...
关键词:杀青 影视行业 战国策 电视剧拍摄 文学家 
苏秦刺股
《快乐青春(经典阅读)(小学生适读)》2025年第1期60-61,共2页郑建华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释义苏秦刺股:苏秦学习疲倦时,用锥子往大腿上刺,形容学习非常刻苦。南古时候,有个学者叫苏秦,苏秦自幼家境贫寒,连书都读不起。为了维持生计和读书,他不...
关键词:苏秦 拜师学艺 战国策 齐国 读书 西汉 
聪明不可歪用
《当代学生》2025年第2期65-65,共1页刘绍楹 
聪明比愚笨好,这是一个不会引起争论的话题。然而,凡事也不可一概而论。聪明过了头,用歪了,同样不妙。人们都熟悉的《战国策》里讲的画蛇添足的故事,不就告诉人们,聪明劲儿用过了头,反会弄巧成拙吗?
关键词:《战国策》 画蛇添足 聪明 
雷海宗:跨界行走的西洋史学家
《各界》2024年第12期89-92,共4页何立波 
雷海宗是20世纪中国著名史学家,曾任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14年(1935一1949),将“清华史学”发扬光大。雷海宗强调学术对现实的作用,在抗战时期走出书斋,积极参政,参与创办《战国策》杂志,发表时评。有人曾评价他“与其说他是一位历史学家...
关键词:《战国策》 雷海宗 抗战时期 政治哲学家 著名史学家 清华大学 积极参政 历史学家 
主持人语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10-10,共1页张翀 
夏商周三代,其时间标尺为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256年东周灭亡,“襄王灭东周。东西周皆入于秦,周既不祀”。若按嬴秦统一(前221)来算,还可附加35年左右的光景,其间历史事件大体发生在黄河、长江两河的中下游流域。如查阅文献,我们现在大...
关键词:《战国策》 左氏传 周本纪 《逸周书》 《春秋》 《国语》 简牍帛书 时间标尺 
文化元素
《锻造与冲压》2024年第17期49-49,51,58,61,68,72,80,共7页
鸡口牛后【典源】语出《战国策·韩策一》:“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乎?”【事件】苏秦合纵说韩王【新说】一言以蔽之,宁愿在局面小一点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一点的地方听人支配,它...
关键词:毕业分配 战国策 择业 文化 自主 
作为历史“韵脚”的“战国策派”——战争、国竞与中国文明的更化
《天府新论》2024年第4期42-52,156,共12页章永乐 
抗日战争期间在后方出现的“战国策派”是20世纪中国第二波立足于“国竞”并重新评价中国古代文明的思潮,它与一战之前的第一波“国竞”思潮一样,重视春秋战国的历史经验,批判将“大一统”作为适合当下的秩序想象,批评家族制度与家族文...
关键词:大一统 国竞 战国策派 文明 文化 
亡羊补牢
《创新作文(小学1-2年级)》2024年第8期16-16,共1页
释义:比喻在受到损失之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受类似的损失。出处:《战国策·楚策四》,近义词:江心补漏,反义词:防患未然,歇后语: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战国时期,楚襄王不顾大臣庄辛的劝谏,贪图享乐。后来,楚国都城被夺,他才赶紧向...
关键词:歇后语 亡羊补牢 贪图享乐 近义词 战国时期 反义词 战国策 防患未然 
马克思主义与唯心主义哲学的论争研究(1937—1949)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223-229,共7页贺金林 江东屹 
1937—1949年,政治、军事激烈斗争的中国活跃着三种唯心主义哲学:陈立夫的唯生论、冯友兰的新理学及以陈铨为代表的“战国策派”。它们为国民党顽固派的独裁专制提供哲学依据,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肆无忌惮的诋毁和攻击。为了揭露这些唯...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唯心主义 唯生论 新理学 “战国策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