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文学

作品数:420被引量:374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马立新朱向前刘炳范王俊杰周朝伟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学教育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二战后日本战争文学与民族认同被引量:2
《文学教育》2018年第27期9-12,共4页花琦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二战后德日国家形象与民族认同比较研究>(编号2016GZQN08);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地方院校世界史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编号GZSJG109772015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战争记忆往往与"民族"、"共同体"、"国家"概念交织在一起,作为共同体意识构筑起日本战后思想的原点,在战后很长时期里,战争体验都是日本社会的潜在思想史课题,理清战争记忆与重塑民族认同紧密交织在一起。随着"亲历者"一代记忆的褪色与...
关键词:日本 战争文学 民族认同 
战争文学教学的现实意义
《文学教育》2014年第17期133-133,共1页何泉 
战争文学所体现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极大地丰富了我们民族精神宝库,成为鼓舞人民投身建设祖国、保卫祖国伟大事业的强大精神支柱,也是语文教学的精神源泉。因此,战争文学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战争文学 精神价值 现实意义 
不应如此解读战争文学
《文学教育》2014年第1期116-116,共1页方志云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一部分战争文学,教师在战争文学教学中,应尊重战争文学本身的意义指向,不要随义用一些时髦的词汇来演绎残酷的战争,不要随义调侃战争人物。这不仅是对投入过战争的先辈的敬重,也是语文教学对历史、对民族、对社会肩...
关键词:战争文学 意义指向 历史 
徐贵祥推出新作《马上天下》
《文学教育》2010年第1期158-158,共1页
茅盾文学奖得主徐贵祥继《历史的天空》、《高地》等战争文学作品后,再次推出新作《马上天下》。《马上天下》通过一个家庭生离死别、一对父子殊途同归、一组师生分道扬镳,和一群人物悲欢离合的故事,直逼军事文学的核心问题:为什么...
关键词:徐贵祥 《历史的天空》 战争文学 茅盾文学奖 文学作品 殊途同归 军事文学 终极关怀 
俄罗斯民族精神及其文学艺术——刘久明教授访谈录被引量:1
《文学教育》2007年第3X期4-7,共4页张继荣 
俄国人有两大爱好,一个是爱打仗,一个是爱艺术。这两个爱好结合在一起,自然要促成战争文学的发达。中国的文学起源于《诗经》,《诗经》是关于爱情、关于劳动的描写。但是俄国的文学起源却是关于战争的,最早的就是《壮士歌》,现在也可以...
关键词:俄罗斯文学 伊戈尔远征记 战争文学 英雄史诗 民族精神 俄罗斯人民 俄罗斯民族 陀思妥耶夫斯基 壮士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