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诗

作品数:74被引量:6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绍东张淑君陈绪忠邓莹辉唐眉江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大学三峡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学教育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昭君诗与唐宋文人精神气质比较
《文学教育》2022年第20期26-30,共5页耿姝姝 
昭君是中国古代文人常咏的诗题,但各代文人在相同的题材上发出了不同的心声。唐代与宋代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文人的精神气质也迥异,这点在唐宋两朝篇目众多的昭君诗中有所体现。
关键词:昭君诗 唐宋文人 精神气质 比较 
风格迥异的唐宋昭君诗
《文学教育》2019年第17期38-39,共2页孔玺铭 张旻 
昭君出塞,一直是历代中国文人诗歌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在由唐至宋的历史时期,昭君诗的主题思想和情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唐宋昭君诗的差异,与不同时代背景下民族心理和文化传承方面有着复杂的关联。本文立足于唐宋时期不同的社会和文...
关键词:昭君诗 诗歌主题 理学 
宋代民族精神与昭君诗
《文学教育》2019年第14期42-43,共2页董彦屏 刘芹 杨怀念 
宋代民族问题突出,宋代文人的民族意识、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以及参政热情都很强烈.他们于自身命运,把个人的民族精神、人生价值及抱负借昭君出塞这一母题予以表现出来.本文对这类昭君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解读.
关键词:宋代文人 昭君诗 国家 民族精神 个人 
浅析唐代昭君诗的主题
《文学教育》2019年第8期48-49,共2页董彦屏 刘芹 杨怀念 
昭君出塞有其特殊的政治意义和文化意义,它从历史走进诗歌,成为历代诗人们反复吟咏的题材。唐代昭君诗结合社会现实,在传统的悲怨主题上,融入了诗人自身的人生感悟,充分体现了文学作品“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特点。
关键词:昭君诗 主题 唐代 士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