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充国

作品数:192被引量:212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王子今张军陈勇李大龙徐歆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兰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青海民族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赵充国时代“河湟之间”的生态与交通被引量:8
《青海民族研究》2014年第3期140-144,共5页王子今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古代交通史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批准号:10XNL001
赵充国平定羌人暴动,《汉书》卷六九《赵充国传》所载记录战略设计和军事实施的相关文书,保留了珍贵的民族史和军事史资料。因涉及屯田和运输问题,其中反映"河湟之间"生态环境与交通条件的信息,可以增益我们对汉代生态史、交通史以及交...
关键词:西汉 赵充国  河湟 生态 交通 
赵充国在青海
《青海民族研究》2000年第1期81-82,共2页祁忠 
公元初赵充国在青海屯田 ,对当时经济、社会与军事方面都有其重要意义。
关键词:青海 赵充国 屯田 历史意义 经济 社会 军事 
西汉管理青海方略试探被引量:3
《青海民族研究》1996年第2期38-44,共7页陈新海 
西汉管理青海方略试探陈新海秦汉时期,青海地区主要聚居着西羌诸部。西羌诸部巨服于匈奴,常常与匈奴联合侵扰西汉边塞。汉初,承秦之蔽,天下虚耗,天子不能具钧驷,将相或乘牛车。高祖刘邦无力抗击匈奴,采用刘敬的“和亲”策略,以...
关键词:赵充国 北匈奴 金城郡 西羌 王莽 后汉书 屯田 汉中 青海湖 羌人 
青海汉族的来源、变化和发展(上)被引量:10
《青海民族研究》1996年第1期34-41,共8页芉一之 
青海汉族的来源、变化和发展(上)芉一之一青海汉族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应该研究青海汉族是青海这块广阔而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的古老的具有悠久历史的世居民族,与兄弟民族藏、蒙古、土、回、撒拉等,同是这里的聚居民族。许多人都知道,青...
关键词:青海汉族 河西走廊 屯田 汉族人口 赵充国 金城郡 封建化 移民实边 公元前 汉文化 
地方民族史话
《青海民族研究》1991年第2期70-72,69,共4页晓晴 心雨 史丁 
三老石碑,指1942年4月在乐都县白崖子村发现的一块完整的《汉三老赵掾之碑》。通高1.1米,宽0.55米,碑额篆书,碑文23行,每行32字,末题“光和三年十一月丁未造”,隶书镌刻。光和系东汉灵帝年号,该碑文立于公元180年。碑主是赵充国裔孙赵宽...
关键词:屯田 金城郡 民族史 三老 湟中地区 河湟地区 碑文 公元 赵充国 太守 
汉代诸羌被引量:1
《青海民族研究》1990年第3期97-96,共2页理力 
西羌是一个多氏族多部落的民族,其聚居中心是河湟河曲地区。自无弋爰剑以后,分支达150种,其中9种在河湟以外独立活动,52种衰少逐渐依附于其他强大部落,89种各有部落组织。西汉时先零羌强大,东汉时烧当羌最盛,到东汉末年只有钟存羌尚能...
关键词:河湟 湟水流域 湟中 部落组织 陇西郡 东汉初 赵充国 首领 西羌 临洮 
营平屯田
《青海民族研究》1990年第3期98-99,共2页史丁 
自新石器时期以来,湟中地区已有了原始农业。但到无戈爰剑时仍是“河湟间少五谷”。汉代以后农业的深开发,则是从汉宣帝时营平侯赵充国在此主持屯田开始的。后人缅怀他而吟咏的“湟中昔赵侯,遗泽遍行潦”,“缅怀汉营平,千载称其贤”等诗...
关键词:屯田 羌人 宣帝 赵充国 湟中地区 金城郡 令居 湟水 昭帝 汉军 
金城属国
《青海民族研究》1990年第3期99-99,共1页理力 
金城属国是赵充国平羌后,为安置数万降羌于神爵二年(前60年)设立的。 汉朝开地斥境,疆域扩大,把大批四邻部落囊括在疆土之内。对新拓展的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三种管理制度。一是与中原地区相同,设置郡县,设官治民。二是在边塞地方,设立部...
关键词:金城 羌人部落 都尉 千长 陇西郡 赵充国 官治 新拓展 循化 置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