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春2号

作品数:11被引量:8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罗英王爱兰许宗得吴逸飞薛智勇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农村科技》《大豆科技》《浙江农业科学》《三明农业科技》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国大豆新品种培育与育种技术
《种业导刊》2019年第4期34-34,共1页农民日报 
经过几代遗传育种专家的不懈努力,中国大豆遗传育种工作已取得突出成绩,选育出东农4号、吉林3号、铁丰18、黑农26、合丰25、鲁豆4号、浙春2号、绥农14、吉林20、中黄13 等一大批优良大豆品种,对我国大豆产量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
关键词:新品种培育 中国大豆 育种技术 大面积推广 新品种选育 育种专家 育种工作 浙春2号 
大豆种质资源研究专家李莹
《大豆科技》2014年第1期6-7,共2页常汝镇 
在我国大豆科研队伍中有一批女科学家,对大豆研究做出过卓越贡献,如参与主持全国野生大豆考察的吉林农科院郑惠玉研究员,选育出浙春2号、浙春3号等优良品种的浙江农科院朱文英研究员,在云南农科院开辟了大豆研究、并在困难条件下坚...
关键词:野生大豆 种质资源 浙江农科院 专家 研究员 女科学家 科研队伍 浙春2号 
浙春2号
《三明农业科技》2011年第3期55-55,共1页
1品种来源浙春2号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1982年以德清黑豆为母本与兖黄1号杂交选育而成的春大豆品种,1998年由三明市农科所引进,199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关键词:浙春2号 农作物品种审定 浙江省农科院 三明市农科所 大豆品种 杂交选育 品种来源 福建省 
浙春2号接种耐酸大豆根瘤菌的效果被引量:1
《浙江农业科学》2003年第1期33-34,共2页汤江武 薛智勇 水建国 吴逸飞 钱红 
在南方酸性土壤中 ,分别接种 4种耐酸大豆根瘤菌剂 ,均可提高浙春 2号大豆的结瘤率、根瘤数、结荚数、百粒重和产量。其中接种 2号菌剂和 1号菌剂的处理产量分别提高7 1%和 6 7% ,与对照之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关键词:酸性土壤 浙春2号 耐酸大豆根瘤菌 大豆 接种效果 
春大豆浙春2号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分析被引量:7
《福建农业学报》1998年第3期9-13,共5页罗英 许宗得 王爱兰 黄寿祥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方法,研究了浙春2号春大豆主要栽培因子(密度、氮肥、磷肥、钾肥)与大豆产量的关系,建立了浙春2号春大豆在三明红黄壤条件下的高产栽培数学模型。通过PC-1501计算机对模型的解析,得出各因子对产...
关键词:春大豆 综合农艺措施 数学模型 
浙春号密、肥综合高产配套技术研究
《大豆通报》1997年第2期19-19,共1页罗英 许宗得 王爱兰 
浙春号密肥综合高产配套技术研究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罗英许宗得王爱兰浙春2号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春大豆新品种,1988年由三明市农科所引进,1994年通过福建省审定。该品种具有耐瘠耐旱,适应性广等优点,适于红黄壤...
关键词:大豆 品种 浙春2号 栽培 综合配套措施 
春大豆浙春2号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分析
《三明农业科技》1997年第1期21-26,共6页罗英 许宗得 王爱兰 
本试验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方法,研究了浙春2号春大豆主要栽培因子(密度、氮肥、磷肥、钾肥)与大豆产量的关系,建立了浙春2号春大豆在三明红黄壤条件下的高产栽培数学模型。通过 PC—1501计算机对模型的解析,得出各因子对产量效应...
关键词:大豆 春大豆 品种 浙春2号 栽培 农艺措施 
新垦低丘红壤浙春2号大面积亩产100公斤产量结构分析
《大豆通报》1996年第4期6-6,共1页汪惠芳 郑连光 曾爱娟 
省科委下达"浙春2号等大豆品种高产栽培技术大面积试种与示范"课题
新垦低丘红壤浙春2号大面积亩产100公斤产量结构分析汪惠芳(浙江省衢州市农科所·324000)郑连光,曾爱娟(浙江省衢州市种子公司)浙春2号大豆品种具有耐瘠、耐旱、稳产等优良特性,尤其适宜南方丘陵红黄埂地区种植。为加...
关键词:大豆 品种 浙春2号 产量结构 低丘红壤 
适合南方种植的大豆新品种育出
《饲料与畜牧(新饲料)》1995年第1期26-26,共1页
各地农科部门已成功地选育出一批合适南方种植的大豆新品种,为南方各省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和自然条件,大力发展大豆生产,满足市场需要,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我国是大豆原产国,并长期在世界处于主产国地位,但我国大豆主产区一直在北方。
关键词:大豆新品种 红黄壤 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 浙春2号 大豆种植 大豆生产 自然条件 南方各省 市场需要 主产国 
适宜南方红黄壤的大豆新品种“浙春2号”
《中国农村科技》1994年第3期29-29,共1页兰青 
浙春2号是浙江农科院育成,具耐瘠薄、耐酸、耐旱、丰产、质优等特点,种植在红黄壤地里,亩产可达100~200公斤。当年开垦的红黄壤地,当年种植就有40~50公斤的好收成。专家称它是开发南方红黄壤的“先锋作物”。目前该品种已成浙江和邻...
关键词:大豆新品种 红黄壤 先锋作物 国家科委 国家科技成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