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叶林

作品数:915被引量:5944H指数:3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庆林波尹华军吴彦何海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东部南北样带典型针叶林土壤酶活性分布格局被引量:6
《生态学报》2015年第11期3636-3642,共7页王永生 于贵瑞 程淑兰 方华军 高文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70435;31290222;3129022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2CB417103;2010CB83350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秉维"优秀青年人才基金(2011RC202);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50600)
选取中国东部南北样带不同气候区(寒温带、温带和亚热带)的针叶林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几丁质酶以及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含量...
关键词:气候区 土壤酶活性 纤维素 木质素 
中亚热带典型人工针叶林土壤溶解性有机碳浓度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2
《自然资源学报》2014年第8期1403-1410,共8页楚珺尧 王晶苑 王绍强 
国家科技部973计划(2010CB833503;2010CB950603);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XDA050506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0438)
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是土壤有机碳库的活性组分,DOC降解影响土壤有机碳的迁移转化过程、生态系统的养分平衡和微生物的能源供给。当前大气氮沉降的增加是影响我国南方森林生态系统碳固定过程的重要因素,已引起各方广泛关注。论文基于...
关键词:溶解性有机碳(DOC) 季节和剖面变化 施肥 氮沉降 
寒温针叶林土壤呼吸作用的时空特征被引量:9
《生态学报》2013年第23期7516-7524,共9页贾丙瑞 周广胜 蒋延玲 王宇 殷晓洁 胡天宇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10CB833501);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森林联网课题(成熟林的重要功能过程对环境变化响应联网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705008)
利用Li-6400便携式CO2分析系统对寒温针叶林土壤呼吸作用观测数据分析表明,土壤呼吸作用日、季动态均呈单峰型变化,日最大值出现在16:00左右,与5 cm土壤温度日动态相似,滞后于气温日动态变化;月最大值出现在8月份,2006年和2007年分别为8...
关键词:大兴安岭 兴安落叶松 土壤呼吸作用 日季动态 变异性 
FORECAST模型在全球针叶林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浙江林业科技》2012年第6期67-74,共8页袁建 江洪 接程月 辛赞红 魏晓华 
科技技术部重大国际合作项目(200073819);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0CB950702;2010CB428503;2005CB422208);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09AA122001;2009AA12205);科技部重大基础性项目(2007FY11030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671132);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2008C13G2100010)
FORECAST模型是一个基于森林生态系统过程的林分水平模型,它可以模拟多种管理策略对森林的影响来预测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未来发展趋势,帮助我们制定合适的管理策略,为森林生态系统的优化管理服务。本文选取了国内外几种针叶树种,...
关键词:林分水平模型 FORECAST模型 森林生态系统 针叶树 
大兴安岭天然针叶林不同强度火干扰10年后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被引量:6
《水土保持学报》2012年第5期201-205,210,共6页邵帅 韩春兰 王秋兵 顾欣燕 孙仲秀 张寅寅 
国家"973"项目"天然森林和草地土壤固碳功能与固碳潜力研究"之第六课题:天然森林和草地土壤固碳情景分析(2011CB403206)
在大兴安岭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的火烧迹地上,按植被组合类型(杜香-兴安落叶松林和草类-兴安落叶松林)和火干扰强度不同选择样区进行采样,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火干扰10年后,各样区有机层的有机碳含量均随深...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 火干扰 天然针叶林 大兴安岭 
神农架海拔梯度上4种典型森林凋落物现存量及其养分循环动态被引量:49
《生态学报》2012年第7期2142-2149,共8页刘蕾 申国珍 陈芳清 罗璐 谢宗强 喻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0416);国家973课题(2010CB951301);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资助(XDA050203)
研究神农架地区典型森林凋落物现存量及其养分动态对认识我国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过程及森林碳循环的机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对神农架海拔梯度上4种典型森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及亚高山针叶林...
关键词:海拔梯度 常绿阔叶林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落叶阔叶林 亚高山针叶林 凋落物现存量 养分归还 
高海拔原始暗针叶林采伐迹地次生植被结构与物种多样性比较被引量:3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5期93-97,共5页龙海 何丙辉 包维楷 游秋华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05CB42200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基金(KZCX2-XB2-02);中国科学院台站网络基金共同资助项目
研究高海拔原始暗针叶林次生植被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生态优势度SN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SW分析不同恢复时间序列次生植被各层次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恢复时间的增加,次生植被在...
关键词:高海拔 采伐迹地 次生植被 植被结构 物种多样性 
磷脂脂肪酸法分析鹤山针叶林和荷木林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被引量:10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1年第2期97-104,共8页田倩 夏汉平 周丽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7717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0630015)资助;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421101);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0925010)
用磷脂脂肪酸法(PLFA)分析广东鹤山两种人工林——针叶林和荷木林不同土层(0~20 cm、20~40 cm、40~60 cm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两种人工林的磷脂脂肪酸总量(PLFAs总量)、细菌特征脂肪酸(细菌PLFAs)、真菌特征脂肪酸(真菌P...
关键词:人工林 磷脂脂肪酸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土层 
亚热带人工针叶林光能利用效率的差异被引量:8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12期12-14,共3页张秀娟 韩海荣 王军邦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4211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500064;40501048)
以我国南方主要造林树种湿地松(Pinus elliottii)、马尾松(P.massoniana)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为对象,比较和分析了3种人工针叶林的光能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当以热能百分比表示光能利用效率时,湿地松、马尾松和杉木林分的光...
关键词:人工针叶林 光能利用效率 叶面积指数 湿地松 马尾松 杉木 
四川卧龙岷江冷杉林小流域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异性
《四川林业科技》2010年第6期8-14,共7页张瑞蒲 吕瑜良 刘兴良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2002CB111504);西南大学博士基金(SWUB2008009)
本文应用CNC503DR型中子土壤水分仪,在四川卧龙亚高山暗针叶林生态系统定位站,研究了林分和小流域尺度上岷江冷杉林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异性。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小流域土壤平均容积含水量在0.59~0.66之间,不同群落类型之间,差...
关键词:亚高山 暗针叶林 植被 岷江冷杉 土壤水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