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淑兰

作品数:18被引量:259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大气氮沉降高寒草甸土壤高寒草甸主控因子森林土壤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土壤学报》《生态学报》《水土保持学报》《地理科学进展》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氮沉降增加情景下植物-土壤-微生物交互对自然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的调控研究进展被引量:36
《生态学报》2018年第23期8285-8295,共11页程淑兰 方华军 徐梦 耿静 何舜 于光夏 曹子铖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A0604804;2017YFA0604802;2016YFC0500603;2016YFC05036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70558;41471212;31470558);青年创新研究团队项目(LENOM2016Q0004)
大气氮沉降增加倾向于促进受氮限制陆地生态系统地上生物量,但是对地下碳过程和土壤碳截存的影响结果迥异,导致陆地生态系统"氮促碳汇"的评估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大气氮沉降输入直接影响微生物活性或间接影响底物质量,改变凋落物和土...
关键词:大气氮沉降 地下碳分配 有机质稳定性 激发效应 碳素利用效率 
长白山垂直带森林叶片-凋落物-土壤连续体有机碳动态——基于稳定性碳同位素分析被引量:28
《生态学报》2017年第16期5285-5293,共9页司高月 李晓玉 程淑兰 方华军 于贵瑞 耿静 何舜 于光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471212;31470558;31290222;3129022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6YFC0500603;2016YFC0503603);青年创新研究团队资助项目(LENOM2016Q0004)
稳定性碳同位素自然丰度(δ^(13)C)记录着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关键信息,常被用于评价全球变化情景下陆地生态系统碳的动态。以长白山北坡垂直带4种典型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测定乔木建群种叶片、凋落物以及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SOC)...
关键词:13C自然丰度 叶片-凋落物-土壤连续体 水分利用效率 土壤碳周转 山地垂直带 
氮素类型和剂量对寒温带针叶林土壤N2O排放的影响被引量:6
《生态学报》2017年第2期395-404,共10页耿静 程淑兰 方华军 于贵瑞 徐敏杰 王磊 李晓玉 司高月 何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212,31470558,31290221,31130009,3129022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2CB41710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秉维”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11RC202);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50600)
大气氮沉降输入会增加森林生态系统氮素有效性,进而改变土壤N_2O产生与排放,然而有关不同氮素离子(氧化态NO_3^--N与还原态NH_4^+-N)沉降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知之甚少。以大兴安岭寒温带针叶林为研究对象,构建了3种类型(NH_4Cl、KNO_3...
关键词:大气氮沉降 土壤N2O通量 氮素有效性 主控因子 北方森林 
外源性NH4^+和NO3^-输入对亚热带人工林土壤N2O排放的影响被引量:12
《土壤学报》2016年第3期724-734,共11页王磊 程淑兰 方华军 于贵瑞 党旭升 李晓玉 司高月 耿静 何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212,31470558,3129022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2CB41710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秉维”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11RC202)共同资助~~
中国亚热带人工林处于全球氮沉降高值区,土壤氮素相对富集,土壤氧化亚氮(N_2O)产生与排放对外源性氮素输入响应敏感。然而,现有氮沉降模拟控制实验多采用单一氮肥类型,没有原位区分氧化态氮与还原态氮素影响的差异。以千烟洲亚热带湿地...
关键词:大气氮沉降 土壤N2O通量 主控因子 硝化 反硝化 亚热带人工林 
温带针阔混交林土壤碳氮气体通量的主控因子与耦合关系被引量:10
《生态学报》2015年第19期6530-6540,共11页党旭升 程淑兰 方华军 于贵瑞 韩士杰 张军辉 王淼 王永生 徐敏杰 李林森 王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90221;41471212;31470558;31290222;31130009);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2CB41710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秉维"优秀青年人才基金(2011RC202);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50600)
中高纬度森林地区由于气候条件变化剧烈,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估算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并且不同碳氮气体通量的主控因子与耦合关系尚不明确。以长白山温带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连续4a(2005—2009年)测定土壤二氧...
关键词:土壤CO2通量 土壤CH4通量 土壤N2O通量 主控因子 耦合关系 
中国东部南北样带典型针叶林土壤酶活性分布格局被引量:6
《生态学报》2015年第11期3636-3642,共7页王永生 于贵瑞 程淑兰 方华军 高文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70435;31290222;3129022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2CB417103;2010CB83350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秉维"优秀青年人才基金(2011RC202);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50600)
选取中国东部南北样带不同气候区(寒温带、温带和亚热带)的针叶林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几丁质酶以及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含量...
关键词:气候区 土壤酶活性 纤维素 木质素 
森林土壤氧化亚氮排放对大气氮沉降增加的响应研究进展被引量:20
《土壤学报》2015年第2期262-271,共10页方华军 程淑兰 于贵瑞 王永生 徐敏杰 党旭升 李林森 王磊 李晓玉 司高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212,31470558,31290221,31130009,3129022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2CB41710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秉维”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11RC202);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50600)资助
森林土壤N2O来源于土壤氮素的氧化还原反应,硝化、反硝化、硝化细菌反硝化以及化学反硝化是其产生的四个关键过程。当前,氮素富集条件下森林土壤N2O排放存在硝化和反硝化主导作用之争,对大气氮沉降增加的响应模式以及微生物驱动机制尚...
关键词:大气氮沉降 氧化亚氮排放 硝化细菌 反硝化细菌 同位素标记 分子生物学 
氮素富集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迁移和累积过程的影响被引量:18
《土壤学报》2015年第1期183-193,共11页李林森 程淑兰 方华军 于贵瑞 徐敏杰 王永生 党旭升 李英年 
农业部农业环境与气候变化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Y225017EA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秉维"优秀青年人才基金(2011RC202)资助
为深入揭示陆地生态系统碳固定对大气氮沉降增加的响应机理,基于海北高寒草甸多形态(NH4Cl、(NH4)2SO4、KNO3)、低剂量(N 0、10、20、40 kg hm-2a-1)的增氮控制试验平台,采集各处理水平下不同深度土壤样品,利用颗粒分组法分离测定总土...
关键词:氮沉降 颗粒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稳定性 稳定性碳同位素丰度 高寒草甸 
大气氮沉降对森林土壤甲烷吸收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及其微生物学机制被引量:25
《生态学报》2014年第17期4799-4806,共8页方华军 程淑兰 于贵瑞 王永生 徐敏杰 党旭升 李林森 王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90222;31290221;31130009;31070435;4107116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2CB417103;2010CB83350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秉维"优秀青年人才基金(2011RC202);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50600)
水分非饱和的森林土壤是大气甲烷(CH4)汇和氧化亚氮(N2O)源,大气氮沉降增加是导致森林土壤碳氮气体通量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之一。土壤CH4吸收和N2O排放之间存在协同、消长和随机等复杂的耦合关系,关于氮素对两者产生过程的调节作用以及内...
关键词:大气氮沉降 甲烷吸收 氧化亚氮排放 耦合作用 分子生物学 
大气CO_2浓度富集对华北平原农田土壤可溶性碳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土壤学报》2014年第1期194-199,共6页乌兰巴特尔 魏江生 程淑兰 方华军 林而达 颜学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0435;41071166;31130009;31290222);农业部农业环境与气候变化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2CB417103);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秉维"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11RC202)资助
由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化石燃料燃烧、水泥生产、土地利用变化等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大量CO2,进而引起全球变暖和地球系统碳循环过程的显著变化。研究表明,
关键词:自由大气CO2浓度富集(FACE) 可溶性碳 CO2浓度富集 氮素输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