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亚氮排放

作品数:163被引量:1540H指数:2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张令邢光熹熊正琴魏文学施书莲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阜阳市农业温室气体清单核算与评价
《安徽农业科学》2025年第6期56-59,62,共5页张阿克 姚鑫鑫 王继光 徐俊增 
2024年度阜阳乡村振兴研究课题“阜阳市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特征与减排路径研究”。
利用2016—2022年阜阳市统计年鉴数据,采用排放因子法对阜阳市稻田甲烷排放、农用地氧化亚氮排放、动物肠道发酵甲烷排放以及动物粪便管理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进行核算,采用误差传递法对结果进行不确定性分析,揭示主要排放源排放规律。...
关键词:农业温室 甲烷排放 氧化亚氮排放 稻田 农用地 动物 阜阳市 
氮添加对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中国草地学报》2025年第2期144-150,共7页韦傲萍 王小华 任兰天 吴文革 
安徽省高校协同创新计划(GXXT-2023-102);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22AH051629);安徽科技学院人才引进项目(NXYJ201902,NXYJ202002);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2022AH051629)。
氮沉降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氧化亚氮(N_(2)O)排放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研究氮沉降对N_(2)O排放的影响机制对气候变化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已有多项研究评估了土壤N_(2)O排放对氮素添加的响应模式,但对其调控模式和机制仍存在一定争议。本...
关键词:氮添加 氧化亚氮 荟萃分析 草地 
氮肥和秸秆还田对夏玉米土壤氧化亚氮排放及活性氮组分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年第1期33-44,共12页张志浩 黄禹铭 白雨欣 彭豪 黄超龙 郝潇逸 任广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71859);陕西省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2019HBGC-13)。
【目的】研究氮肥和秸秆还田对夏玉米土壤氧化亚氮(N_(2)O)排放及活性氮组分的影响,以期为关中地区合理高效种植制度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方法】于2020-2022年,在陕西省关中地区进行大田定位试验,试验设置施氮量和秸秆还田方式2...
关键词:夏玉米 减量施氮 秸秆还田 N_(2)O排放 
秸秆还田条件下减施氮肥影响稻田土壤氧化亚氮排放的微生物机制
《应用生态学报》2024年第12期3419-3426,共8页孟晗宇 文杨 艾力库提·艾沙 魏占波 张彬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D17006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7085)资助。
施用氮肥是引起农田土壤氧化亚氮(N_(2)O)排放的主要原因,秸秆还田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这种排放,然而关于两者的耦合作用对水稻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及其微生物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采集典型水稻土进行盆栽试验,设置3个处理:水稻秸秆+不施...
关键词:氧化亚氮 功能基因 氮肥减施 秸秆还田 稻田土壤 
两株植物根际促生菌对玉米土壤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2024年第11期57-69,共13页胡椿 方晔 张欢欢 李林梅 高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972503);南京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3DC1545)。
为探究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对玉米生长和土壤氧化亚氮(N_(2)O)排放的影响,基于温室盆栽试验和16S r DNA扩增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NRCB010和贝莱斯芽孢杆菌(Bac...
关键词:氧化亚氮 植物根际促生菌 微生物群落结构 施氏假单胞菌 贝莱斯芽孢杆菌 
硝化抑制剂影响中国农田氧化亚氮排放、主要作物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Meta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2024年第32期107-115,共9页康丽霞 罗维贵 侯振安 闵伟 刘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生物硝化/天然脲酶抑制剂对绿洲灰漠土N2O和NH3排放的影响及其微生物学机制”(42067021);石河子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双抑制剂调控干旱区农田土壤氮转化的微生物机制”(RCZK201927)。
氮肥过量或不合理施用不仅会增加农田氮损失,降低氮肥利用率(NUE),不利于产量的提高,还会引起环境问题。硝化抑制剂可通过抑制硝化作用减少氮损失,提高氮利用。尽管硝化抑制剂降低中国农田氧化亚氮(N_(2)O)排放和促进作物产量的相关研...
关键词:硝化抑制剂 N_(2)O排放 作物产量 氮肥利用率 吸氮量 
翻耕和植物残体覆盖对“黑土滩”型退化草地土壤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草业学报》2024年第11期15-29,共15页冯娅斯 蒋文婷 刘益宏 王燕 李渊 陈有超 蔡延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877085,41573070);浙江农林大学校科研发展基金项目(2018FR005,2018FR006)资助。
草地修复是推动草地生态系统恢复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了探究翻耕和植物残体覆盖对极度退化高寒草地土壤氧化亚氮(N_(2)O)排放的影响,以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设置了移除草地地上和地下(0~20cm)全部植物以模拟“黑土滩...
关键词:翻耕 植物残体覆盖 高寒草甸 氮循环功能基因 土壤氧化亚氮排放 
典型旱作农田土壤氧化亚氮排放的氨氧化微生物相对贡献
《土壤学报》2024年第5期1398-1409,共12页杨钰 赵永鉴 宋晓桐 张丽梅 巨晓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210732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22T150683);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ZDYF2021XDNY184)资助。
氨氧化过程对氧化亚氮(N2O)排放具有重要贡献。在不同土壤类型和农田管理下,氨氧化微生物类群对N2O排放的相对贡献组成规律还缺乏系统的研究。选取典型农田耕层土壤(潮土、黑土、砖红壤和红壤),以及有机肥改良的砖红壤剖面土壤,采用选...
关键词:自养氨氧化 异养硝化 氧化亚氮 氨氧化微生物 有机肥改良 
模块化移动床人工湿地脱氮效果及N_(2)O排放研究被引量:1
《湿地科学与管理》2024年第5期52-58,共7页李子千 魏俊 胡丽萍 郭聪 孔令为 李凌 施文卿 
浙江省科技厅“领雁”计划项目(2023C03133);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LHZ22E090001)。
模块化移动床人工湿地(Modular Moving Bed Constructed Wetland,MMB-CW)因其去除效率高和抗堵塞等优势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构建了轻质陶粒填充的MMB-CW,研究了不同填充度条件下MMB-CW的脱氮效果与N_(2)O的排放特征。结果表明:陶...
关键词:模块化移动床人工湿地 氧化亚氮排放 抗堵塞 脱氮效果 
模拟牲畜采食对高寒草甸土壤潜在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草地学报》2024年第9期2794-2802,共9页吴晓芬 陈有超 蒋文婷 沈玉叶 蔡延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77085,32371844)资助。
探明牲畜采食对土壤氧化亚氮(N_(2)O)排放的影响,是准确预测放牧干扰下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温室气体变化的关键。本研究通过刈割留茬模拟牲畜不同强度采食行为(无采食,CK;轻度采食,LD:留茬高度3 cm;重度采食,HD:留茬高度<1 cm),利用室内培...
关键词:高寒草甸 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 放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