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年

作品数:247被引量:3021H指数:3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高寒草甸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生物量矮嵩草草甸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一次热浪事件对祁连山海晏草甸草原CO_(2)通量的影响过程
《生态科学》2023年第6期33-43,共11页马文婧 李英年 张法伟 韩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754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1802);科技部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9FY101300)。
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热浪”事件对高寒草地碳循环有显著影响。热浪作为一种典型的极端气候事件,直接影响植物生长呼吸的同时也间接影响土壤呼吸,进而导致生态系统呼吸及其“常通量”层的CO_(2)通量发生变化。热浪对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
关键词:草甸草原 热浪 CO_(2)通量 涡度相关系统 
基于SHAW模型的祁连山高寒草甸土壤水分储量及通量的模拟研究被引量:1
《冰川冻土》2023年第6期1887-1896,共10页张法伟 仪律北 郭小伟 杨永胜 李杰霞 曹广民 李英年 
中国科学院-青海省人民政府三江源国家公园联合研究专项(LHZX-2020-0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A0604802);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业务委托项目(JYFL-2021-000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30752,41877547);青海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2020-SF-145)资助。
高寒草甸是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的重要植被类型之一,量化该下垫面土壤水分储量及交换过程是评估区域水源涵养功能的关键科学基础。基于2017年8月1日至2018年7月31日的祁连山南麓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水热特征的连续观测数据,对SHAW(simul...
关键词:高寒草甸 土壤水分储量 土壤水分通量 SHAW模型 结构方程模型 
三江源区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的气候适宜性研究被引量:4
《草地学报》2023年第10期3145-3156,共12页刘佩霞 王军邦 孙晓芳 王猛 李英年 
中国科学院青海省人民政府三江源国家公园联合研究专项(LHZX-202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71507)资助。
高寒植被生长对气候变化的适宜性是生态学基础问题。基于2000—2018年三江源区气象数据和植被吸收光合有效辐射比数据,拟合了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的气候适宜性参数,以探讨气候适宜性指数的时空格局及气候影响。结果表明:气候适宜性参数中,...
关键词:适宜温度 适宜水汽压亏缺 气候适宜性指数 遥感 
海北高寒灌丛草甸(2003-2020年)与高寒矮生嵩草草甸(2002-2020年)生物量监测数据集被引量:1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2023年第3期94-105,共12页李杰霞 张法伟 张雷明 于贵瑞 李英年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项目(ChinaFLUX);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A06048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77547,32001149)。
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热点区域和敏感区域,高寒灌丛和高寒矮生嵩草(Kobresia humilis)草甸是高寒草甸主要类型,对青藏高原乃至全球的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生物量作为反映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功能的直接指标,...
关键词:高寒草甸 生物量 高寒灌丛 矮生嵩草 青藏高原 
牧压梯度下高寒草甸植被生物量与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特征及相互关系被引量:2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23年第8期1166-1175,共10页祝景彬 张志成 李红琴 吴启华 贺慧丹 张法伟 李英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32001185);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ZR2021QC222);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计划创新团队项目(批准号:2022KJ278);中国科学院和青海省人民政府三江源国家公园联合专项(批准号:LHZX-2020-07);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业务委托项目(批准号:JYFL-2021-00020);枣庄学院“青檀学者”人才项目资助。
高寒草地是青藏高原主要的植被类型之一,然而其生物量及土壤性状变化特征与放牧管理的耦合研究仍相对薄弱,不利于高寒草地的可持续利用.本文以青藏高原东北部高寒矮嵩草草甸为研究对象,设置封育禁牧(control check,CK)、轻牧(light graz...
关键词:青藏高原 高寒草甸 放牧 生物量 根冠比 
2011-2020年海北高寒灌丛碳水热通量观测数据集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2023年第2期132-142,共11页张法伟 李红琴 张雷明 李杰霞 杨永胜 于贵瑞 李英年 
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开放基金项目(NESDC2021020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A06048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77547,32001149);2021年度青海省昆仑英才-拔尖人才。
高寒灌丛是青藏高原的重要植被类型之一,多分布在山地阴坡、半阴坡或高海拔山前滩地,具有十分重要的碳素固持和水源涵养及气候调节功能。青海海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海北站)自2002年应用涡度相关技术进行高寒...
关键词:涡度相关技术 碳水热通量 高寒金露梅灌丛 2011–2020年 青藏高原 
2000-2020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年总初级生产力数据集被引量:5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2023年第2期155-167,共13页范仁雪 朱先进 陈智 于贵瑞 张维康 韩朗 王秋凤 陈世苹 刘绍民 王辉民 闫俊华 谭俊磊 张法伟 赵风华 李英年 张一平 石培礼 朱教君 吴家兵 赵仲辉 郝彦宾 沙丽清 张玉翠 姜世成 顾峰雪 吴志祥 张扬建 周莉 唐亚坤 贾丙瑞 李玉强 宋清海 董刚 高艳红 蒋正德 孙聃 王建林 何其华 李新虎 王飞 魏文学 邓正苗 郝翔翔 李彦 刘晓利 章熙锋 朱治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071585,32071586)。
陆地生态系统年总初级生产力(AGPP)是粮食生产和陆地生态系统固碳的基础。分析AGPP的时空变化可以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和减缓气候变化趋势提供理论依据,但需以准确评估区域AGPP为基础。基于ChinaFLUX的长期联网观测数据和公开的数据集,...
关键词:中国 陆地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 随机森林回归树模型 时空格局 
青海省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潜力及空间特征被引量:2
《青海科技》2023年第1期31-36,共6页张法伟 仪律北 李杰霞 王军邦 李英年 周华坤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业务委托(JYFL-2021-00020);中国科学院-青海省人民政府三江源国家公园联合研究专项(LHZX-2020-07);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项目(2021-ZJ-902)。
青藏高原是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碳汇功能区,但其碳汇强度及潜力的估算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利于区域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基于涡度相关技术观测的原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CO_(2)通量的40个站点年数据,结合2000年~2018年的年均气温、年...
关键词:高寒草地 碳汇强度 空间特征 增强回归树模型 碳中和 
青海湖北岸草甸草原CO_(2)通量年际动态及其驱动机制被引量:4
《生态学报》2023年第3期1102-1112,共11页马文婧 李英年 张法伟 韩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7547);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业务委托项目(JYFL-2021-0020);科技部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9FY101300)
青藏高原草甸草原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植被类型,准确评估高寒草甸草原生态系统碳源汇状况及碳储量变化尤为重要。基于涡度相关系统观测,分析了2009年至2016年8年期间青海湖北岸草甸草原环境因子以及碳通量的变化特征,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
关键词:CO_(2)通量 草甸草原 结构方程 驱动机制 碳汇功能 
增强回归树模型在青藏高原高寒灌丛通量数据插补中的应用被引量:5
《植物生态学报》2022年第12期1437-1447,共11页李红琴 张亚茹 张法伟 马文婧 罗方林 王春雨 杨永胜 张雷明 李英年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A0604801和2017YFA0604802);中国科学院-青海省人民政府三江源国家公园联合研究专项(LHZX-2020-07);科技部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9FY1013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30752和41877547)
涡度相关技术连续观测的碳水通量是准确评估生态系统固碳持水等生态功能的重要基础数据,由于通量观测数据的缺失十分常见且比例较高,引入现代机器学习算法以发展缺失数据的插补方法对降低研究结果不确定性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利用青藏...
关键词:高寒灌丛 涡度相关技术 通量数据插补 增强回归树模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