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亚坤

作品数:22被引量:17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黄土丘陵区刺槐油松树干液流沙棘人工林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应用生态学报》《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模拟大气沉降氮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留存及其影响因素
《生态学报》2025年第3期1077-1089,共13页邓旭 王丽娜 周莹 张泽凌 路浩 唐亚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77425)。
大气氮沉降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取决于氮在生态系统中的留存量。探明生态系统的氮留存作用对预测全球变化背景下生态系统氮循环具有重要意义,但植物、土壤和生态系统氮留存的影响因素仍不清楚。通过文献搜集对58个野外15N同位素示踪研...
关键词:大气氮沉降 氮循环 生态系统 氮留存 结构方程模型 
智慧农业专业建设实践与思考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4年第8期165-168,共4页孙优优 冯永忠 唐亚坤 李萍 
建设智慧农业专业是保障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基础,该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可以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文章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引领农科专业提升改造等方面分析了智慧农业专业建...
关键词:新农科 智慧农业 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 
科教融合理念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实践育人模式探索与研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4年第8期153-156,共4页畅媛 唐亚坤 王健 祁楠 
教学与科研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相辅相成。科教融合,协同育人,通过人才培养这座“桥梁”,强化了高等院校在科研和教学之间的相互合作及支持,促进知识学习与科学研究、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以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为例,把握科教融...
关键词:科教融合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改革 
农学类专业课程组建设的实践探索——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
《中国林业教育》2024年第2期49-52,共4页唐亚坤 孙优优 冯永忠 李萍 
陕西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智慧农业专业建设共同体发展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1BZ01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科教融合理念下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Y2103003。
随着农林高校专业建设的发展,课程组作为一种基层教学组织形式应运而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类专业课程组建设中存在课程组建设制度不健全、课程组内教师之间和课程组之间缺乏沟通交流、课程组长选拔困难、课程组建设成效考核方式单...
关键词:农林高校 农学类专业 课程组建设 教学改革 
氮添加增加中国陆生植物生物量并降低其氮利用效率被引量:1
《植物生态学报》2024年第2期147-157,共11页耿雪琪 唐亚坤 王丽娜 邓旭 张泽凌 周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77425)。
研究植物整体和地上、地下部分生物量和氮利用效率(NUE)对氮添加的响应,有助于了解全球氮沉降背景下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植物碳、氮循环的变化。然而氮添加对植物生物量和NUE的影响是否一致,影响这种响应的主要因素仍不清楚。该研究收集整...
关键词:META分析 土壤总氮 氮添加 生物量分配 氮利用效率 生态系统类型 
黄土丘陵区不同林龄刺槐养分利用特征和林分质量研究被引量:5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3年第12期90-99,共10页芦东旭 耿雪琪 崔子怡 王诗语 王丽娜 于永强 唐亚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742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2210712334、X202210712555)。
【目的】刺槐因其固氮能力强、生长速度快和耐贫瘠等特点,被引入黄土高原进行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研究黄土丘陵区不同林龄刺槐人工林的养分利用特征和林分质量,以期为该地区人工林的林分质量评价与合理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查...
关键词:刺槐 林龄 生态化学计量学 内稳性 养分利用特征 林分质量指数 
2000-2020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年总初级生产力数据集被引量:5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2023年第2期155-167,共13页范仁雪 朱先进 陈智 于贵瑞 张维康 韩朗 王秋凤 陈世苹 刘绍民 王辉民 闫俊华 谭俊磊 张法伟 赵风华 李英年 张一平 石培礼 朱教君 吴家兵 赵仲辉 郝彦宾 沙丽清 张玉翠 姜世成 顾峰雪 吴志祥 张扬建 周莉 唐亚坤 贾丙瑞 李玉强 宋清海 董刚 高艳红 蒋正德 孙聃 王建林 何其华 李新虎 王飞 魏文学 邓正苗 郝翔翔 李彦 刘晓利 章熙锋 朱治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071585,32071586)。
陆地生态系统年总初级生产力(AGPP)是粮食生产和陆地生态系统固碳的基础。分析AGPP的时空变化可以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和减缓气候变化趋势提供理论依据,但需以准确评估区域AGPP为基础。基于ChinaFLUX的长期联网观测数据和公开的数据集,...
关键词:中国 陆地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 随机森林回归树模型 时空格局 
利用Biome-BGC模型模拟黄土区沙棘人工林碳通量时的生理生态参数敏感性被引量:3
《林业科学》2022年第11期49-60,共12页贾畅 王丽娜 唐亚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黄土丘陵区混交林中固氮和非固氮植物水分利用与氮分享的协调机制研究”(4197742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黄土丘陵区暖温性草原生态系统碳水通量变化与资源利用过程机制”(2017YFA0604801)。
【目的】分析生态过程模型模拟结果对植被生理生态参数的敏感性,通过优化此类参数提高模型模拟的准确性。【方法】基于黄土丘陵区沙棘人工林2016—2018年的碳通量观测数据,对Biome-BGC模型进行参数优化及模型结果验证。采用扩展傅里叶...
关键词:Biome-BGC模型 碳通量 沙棘人工林 敏感性分析 
1996-2020年安塞试验站空气和土壤温度长期监测数据集被引量:1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2022年第2期117-127,共11页王丽娜 唐亚坤 姜峻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A0604801)
气温是地面气象站测定的常规要素之一,是反映一个地区气候特征的重要因子。土壤作为地球表层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在储存养分、维持植物生长、涵养水源、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土壤与大气之间不断进行着能量和物质交...
关键词:气温 土壤温度 安塞 1996–2020 
黄土丘陵区优势造林树种水分来源对季节性干旱的响应被引量:9
《生态学报》2022年第10期4101-4112,共12页吴旭 牛耀彬 荀梦瑶 金俊逸 李娜艳 唐亚坤 陈云明 
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2020L0141,2020L0146);山西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基金(博士科研启动)(2020BQ44);山西省优秀博士来晋工作奖励(SXYBKY2020007)。
黄土丘陵区处于季节性干旱生态脆弱地带,探明水分环境变化对区域优势造林树种水分来源的影响,对干旱区植物水分利用及其共生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以该地区广泛种植的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沙棘(H.rhamnoi...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 水分来源 混交林 氢、氧稳定同位素 沙棘 油松 刺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