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灌丛

作品数:85被引量:707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英年刘美赵新全赵亮徐世晓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甘肃农业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干旱区地理》《中国民族医药杂志》《草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青藏高原东部高寒灌丛土壤养分有效性对增温的响应及其影响因素
《生态学报》2025年第1期42-52,共11页刘美 马志良 
西华师范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9B036);四川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23ZYD0102);绵阳师范学院科研启动项目(QD2021A37);西南野生动植物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金(XNYB22⁃05)。
高寒生态系统植物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生态过程受土壤氮、磷养分有效性的严重限制。全球气候变暖可显著改变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生长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活性,深刻改变土壤养分矿化与循环过程,进而影响土壤氮、磷养分有效性。...
关键词:增温 高寒灌丛 养分有效性 养分矿化 
坡向和坡位对祁连山高寒灌丛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草业学报》2025年第1期17-28,共12页王文虎 王世林 梁国玲 李文 曹文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060269);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D1602307);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CARS-34)资助。
明晰坡向和坡位对祁连山高寒灌丛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过程及其路径系数,能够为祁连山地区高寒灌丛系统进行精准分区利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祁连山地区山体不同坡向和坡位高寒灌丛为对象,对阴坡、半阴坡和半阳坡高寒灌丛植物群...
关键词:高寒灌丛 植物多样性 坡向 坡位 
高寒山区铁路高寒灌丛区弃渣场岛状植被恢复模式探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2024年第1期0007-0010,共4页刘彬 黎灏 李佳泳 黄炬斌 陈畅 
高寒山区铁路所经典型高寒灌丛区域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植被一旦受到扰动或受到了破坏,就会极难恢复原状。为避免原生高寒灌丛发生不可逆的生态退化,保证生态恢复效果,根据保育植物理论,结合原生植被类型和乡土植被群落现状,提出了“岛状...
关键词:高山山区铁路 生态恢复 保育植物 岛状恢复 
青藏高原灌丛土壤碳氮含量及其相关功能基因分布特征被引量:5
《生态学报》2024年第1期392-404,共13页李传虹 张林 刘四义 韩丽丽 姚保民 申聪聪 郝志鹏 张丽梅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项目(2019QZKK0306,2019QZKK03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07077)。
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下,土壤中有机态碳氮化合物矿化分解释放矿质养分和二氧化碳,深刻影响着自然生态系统土壤碳、氮等元素的循环转化、土壤的养分供应和有机质的更新,并对地上植被的演替和分布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青藏高原灌丛面积分布广...
关键词:青藏高原 高寒灌丛 碳氮循环 碳氮矿化功能基因 高通量定量PCR(QMEC) 
海北高寒灌丛草甸(2003-2020年)与高寒矮生嵩草草甸(2002-2020年)生物量监测数据集被引量:1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2023年第3期94-105,共12页李杰霞 张法伟 张雷明 于贵瑞 李英年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项目(ChinaFLUX);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A06048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77547,32001149)。
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热点区域和敏感区域,高寒灌丛和高寒矮生嵩草(Kobresia humilis)草甸是高寒草甸主要类型,对青藏高原乃至全球的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生物量作为反映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功能的直接指标,...
关键词:高寒草甸 生物量 高寒灌丛 矮生嵩草 青藏高原 
珠峰北坡高寒灌丛草原生长季碳、水通量特征分析被引量:2
《高原气象》2023年第4期887-898,共12页席振华 王玉阳 马耀明 马伟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30650,U2242208,42230610);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103);2023年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XZ202301YD0025C)。
研究青藏高原高寒灌丛生态系统的碳水通量特征,对于阐明气候变化背景下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和水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7-2018年生长季连续观测的通量数据及微气象和土壤温湿度等数据,利用标准化的通量数据处理和插补方法以及...
关键词:青藏高原 高寒灌丛 碳水通量 珠峰北坡 生长季 
甘肃太子山保护区杜鹃花属种群分布调查与保护对策研究
《甘肃林业》2023年第3期43-44,共2页陈玉霞 王小军 
杜鹃是甘肃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太子山保护区)的常绿灌木,以杜鹃花(灌丛)为代表的高寒灌丛,是太子山保护区植物群落4个植被型组之一,在太子山森林生态系统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和地位。本文依据太子山保护区种质资源调查成果资...
关键词:种质资源调查 森林生态系统 种群分布 保护区 杜鹃花 意见建议 成果资料 高寒灌丛 
2011-2020年海北高寒灌丛碳水热通量观测数据集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2023年第2期132-142,共11页张法伟 李红琴 张雷明 李杰霞 杨永胜 于贵瑞 李英年 
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开放基金项目(NESDC2021020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A06048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77547,32001149);2021年度青海省昆仑英才-拔尖人才。
高寒灌丛是青藏高原的重要植被类型之一,多分布在山地阴坡、半阴坡或高海拔山前滩地,具有十分重要的碳素固持和水源涵养及气候调节功能。青海海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海北站)自2002年应用涡度相关技术进行高寒...
关键词:涡度相关技术 碳水热通量 高寒金露梅灌丛 2011–2020年 青藏高原 
增温对窄叶鲜卑花高寒灌丛生物量碳和氮分配的影响
《西北植物学报》2023年第5期814-825,共12页刘美 马志良 
西华师范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9B036);绵阳师范学院科研启动项目(QD2021A37);绵阳师范学院生态安全与保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ESP2102)。
文章以青藏高原东部窄叶鲜卑花灌丛为研究对象,采用开顶式生长室(OTCs)模拟增温实验(+1.2℃),分析增温对灌木层和草本层各器官碳、氮分配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以揭示青藏高原东部高寒灌丛灌木层和草本层碳、氮分配对增温的响应策略。结...
关键词:增温 植物器官 碳氮分配 灌木层 草本层 高寒灌丛 
氮添加对川西高寒灌丛凋落枝化学计量特征及养分归还的影响被引量:2
《生态学报》2023年第7期2927-2937,共11页房福金 肖金兰 王东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31901193);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2NSFSC1737);西华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资助项目(22KB005);西华师范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cxcy2020265)。
氮(N)是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重要限制因子,大气N沉降的增加将会对植物的化学元素含量和生物量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凋落物的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养分归还。高寒灌丛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有关N沉降对高寒灌丛凋落物尤其是...
关键词:凋落物生物量 碳氮磷 木质素 氮沉降 窄叶鲜卑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