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叶林

作品数:915被引量:5944H指数:3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庆林波尹华军吴彦何海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植物生态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云南香格里拉亚高山寒温性针叶林优势种空间分布格局及种内种间关联性
《植物生态学报》2025年第2期268-281,共14页万嘉敏 张彩彩 邓云 顾荣 斯那取宗 吴俊华 娄启妍 陈梅 张志明 林露湘 
中央财政林草生态保护恢复资金(WNLY-2022-06-0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联合基金(U19022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160268);云南省基础研究专项(202101BC070002);云南省重点研发计划(202303AC100009)。
植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是散布限制和环境过滤等多种生态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分布在高山树线交错带的植物因其特殊的生境,对气候变化表现出高度的敏感性。因此,研究这些植物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相互关系,对理解和预测高山林线森林群落的...
关键词:长苞冷杉 点格局 空间关联性 生境关联 
基于叶片和土壤酶化学计量的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林养分限制海拔变化规律被引量:1
《植物生态学报》2023年第12期1646-1657,共12页何茜 冯秋红 张佩佩 杨涵 邓少军 孙小平 尹华军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交叉团队项目(xbzg-zdsys-202112);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项目(2019QZKK03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171757和3220153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1M703133)。
氮(N)和磷(P)养分有效性是制约森林生态系统林分生产力与碳汇功能的关键要素,但目前对多变环境下森林生态系统养分限制特征还缺乏充分的科学认识。山地生态系统的气候、植被和土壤等环境因子沿海拔的垂直变化格局为深入认识森林养分限...
关键词:海拔 养分限制 N:P 土壤胞外酶化学计量 亚高山针叶林 
氮沉降下西南山地针叶林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固碳贡献差异被引量:2
《植物生态学报》2023年第9期1234-1244,共11页张英 张常洪 汪其同 朱晓敏 尹华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72700和32171757);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交叉团队项目(xbzg-zdsys-202112)。
由于复杂的根系-土壤互作过程,根际土壤碳(C)动态对氮(N)沉降的响应可能与非根际土壤存在较大差异,但目前关于N沉降下根际和非根际土壤C动态响应差异及其对土壤C固存的贡献方向与大小尚不明晰。基于此,该研究以西南山地典型云杉(Picea a...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 土壤碳组分 氮沉降 根际土壤 非根际土壤 针叶林 
氮沉降下西南山地针叶林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养分限制特征差异被引量:9
《植物生态学报》2022年第4期473-483,共11页张英 张常洪 汪其同 朱晓敏 尹华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72700、32171757和31901131);中科院“西部之光”交叉团队项目(xbzg-zdsys-202112)。
长期氮(N)沉降诱导了土壤养分失衡,深刻影响着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过程、生态功能及其可持续发展。前期研究发现N沉降下西南森林树木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磷(P)限制,而土壤微生物是否表现出与植物养分限制特征协同的响应仍未明确。基于此...
关键词:微生物养分限制 土壤酶化学计量 氮沉降 根际/非根际土壤 针叶林 
青藏高原东缘主要针叶树种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素被引量:20
《植物生态学报》2019年第12期1048-1060,共13页蔡琴 丁俊祥 张子良 胡君 汪其同 尹明珍 刘庆 尹华军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专题(2019QZKK0301);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QYZDB-SSW-SMC0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72700和31700387);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18ZDYF1821)。
理解植物叶片化学计量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对认识植物种群分布规律及预测植物对环境变化响应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采集了青藏高原东缘针叶林84个样点共29种主要针叶树种叶片,探讨该区域常绿针叶树种叶片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和...
关键词:叶片化学计量 分布格局 驱动因素 青藏高原东缘 亚高山针叶林 
川西亚高山针叶林主要树种对土壤中不同形态氮素的吸收差异被引量:10
《植物生态学报》2017年第10期1051-1059,共9页邹婷婷 张子良 李娜 袁远爽 郑东辉 刘庆 尹华军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50-5200);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QYZDB-SSW-SMC0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70449);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2017SZ0038);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2016JQ0037)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植物对土壤有机氮(主要指氨基酸)的获取是一个普遍的生态学现象,然而植物对土壤有机氮的吸收速率及土壤有机氮在植物养分供应中所占比例仍不清楚。为探究土壤无机氮和有机氮对西南高寒森林植物氮源的贡献效应,以川西...
关键词:有机氮 无机氮 氨基酸 稳定同位素标记 亚高山针叶林 
山西芦芽山针叶林草本层群落谱系结构与多样性的海拔格局被引量:21
《植物生态学报》2017年第7期707-715,共9页赵鸣飞 薛峰 王宇航 王国义 邢开雄 康慕谊 王菁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1059);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1FY110300)
物种多样性格局及其成因是生态学的经典问题之一。谱系方法将演化信息(即物种亲缘关系)整合到群落学研究中,给群落学研究带来了全新视角。该研究以山西芦芽山针叶林冠层下草本群落为研究对象,将群落物种组成数据、厘定有进化时间的谱系...
关键词:多样性海拔格局 谱系alpha多样性 谱系beta多样性 谱系结构主坐标分析 草本植物 
夜间增温对亚高山针叶林主要树种无机氮吸收的影响被引量:4
《植物生态学报》2016年第6期543-553,共11页唐波 杨欢 尹春英 孙誉育 郑东辉 刘庆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70495和31070533)
吸收营养物质是植物根系的主要生理功能。氮素吸收是植物体内氮代谢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为了全面地认识亚高山针叶林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对两种主要无机氮(NH_4^+和NO_3~–)吸收特点的变化,该研究以川西亚高山针叶林优势树种...
关键词:夜间增温 N吸收 针叶树 高山森林 
陕西省森林各生态系统组分氮磷化学计量特征被引量:37
《植物生态学报》2015年第12期1146-1155,共10页崔高阳 曹扬 陈云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1088和41371506);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50203-05)
研究森林植被、枯落物和土壤的氮(N)磷(P)化学计量关系对于理解生态系统各组分的相互作用和养分循环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对陕西省不同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植被、枯落物和土壤的N和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森林...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针叶林 阔叶林 空间变化 
模拟根系分泌物C:N化学计量特征对川西亚高山森林土壤碳动态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42
《植物生态学报》2015年第5期466-476,共11页梁儒彪 梁进 乔明锋 徐振锋 刘庆 尹华军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0552和31170423);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50303);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青年研究员计划项目(Y3B2031100)
目前有关森林根系分泌物及其诱导的土壤生态学效应研究主要关注根系碳(C)源输入,而极少关注根系分泌物氮(N)源输入及其伴随的C:N化学计量特征对土壤过程和功能的影响,极大地限制了我们对森林根系-土壤-微生物互作机制的深入认识。该研...
关键词:化学计量特征 微生物群落 根系分泌物 土壤碳 亚高山针叶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